生物属性
精神属性
社会属性
原始属性
第1题:
人性主义心理学理论所指的人性不包括( )。
A.生物属性
B.精神属性
C.社会属性
D.原始属性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认为“人的意识能超越传统的、现实的、文化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潜在可能”的理论是:()
第5题: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是从人性的角度剖析人们利己主义的心理。
第6题:
关于人性心理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7题: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
第8题:
()创建于2007年12月,以“反省”为主要研究方法。
第9题:
不良认知或认知歪曲的结果
神经症性冲突的结果
人性内部结构的失衡
后天习得的不良行为模式
第10题:
生物属性
精神属性
社会属性
原始属性
第11题:
认知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性主义心理学理论
第12题:
社会人性
自我概念
自然人性
尊重和自尊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通常来讲,物理学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17题:
触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是()关于咨询和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18题:
人性主义心理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它认为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即从人性出发才能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化、临床心理诊断与矫治等问题。
第19题: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协助求助者理顺和平衡自身的人性结构,这是( )的观点。
第20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
第21题:
精神分析理论
人性主义心理学理论
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第22题:
以人性中的社会属性为中心
主要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
关注人性是什么、人性怎么样、人性怎么办这三个问题
由郭念锋首次提出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