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罪犯的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使罪犯学会生产、生活技能以增强就业能力
使罪犯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可以利用社区居民监督以节省资源
避免了监禁刑罚造成的隔绝和恶习的交叉感染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社会服务机构中,()是社会服务方案管理的核心。
第5题:
()是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内部实施的计划、组织、执行与管理、评估等,实现机构高效运转、输出社会服务的过程。
第6题:
罪犯劳动改造是指国家刑罚执行机关通过有计划地依法强制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服刑罪犯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以促使其不断转变()的活动。
第7题:
为了强化服刑人员的赎罪意识和悔罪意识,修复与社会和受害方的关系,通过社区服务的形式由服刑人员提供义务劳动。这个遵循的是社区服务的()原则。
第8题:
我国的社区公益劳动制度是个独立的刑罚
社区劳役又可称为社区服务
西方的社区劳役是一种非监禁化的措施
小马他们从事的是无偿劳动或服务
我国的社区公益劳动制度是个独立的刑种
第9题:
留守儿童的成长向导计划
社区困境儿童的救助服务
残障人士的社区康复服务
失独老人的日间照料服务
第10题:
社会服务是罪犯在社区内从事的劳动并得到少量的工资
我国社区公益劳动制度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刑罚措施或刑种
在社会服务计划的实施中,社会工作者及志愿人士的督促和引导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种处遇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监禁刑罚造成的隔绝和恶习交叉感染
社会服务计划的益处是通过从事公益劳动和服务以培养罪犯的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第11题:
社会服务机构规划
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社会服务方案计划
社会服务机构计划
第12题:
我国的社区公益劳动制度是一个独立的刑罚
社区劳役又可称为社区服务
西方的社区劳役是一种非监禁化的措施
小马他们从事的是无偿劳动或服务
我国的社区公益劳动制度是一个独立的刑种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在西方或我国香港地区。“社会服务令”是法院对犯罪者的一种刑罚措施,我国某些省市部经实施,200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就推行了这一规定,第一位被判“社会服务令”的是一名涉嫌盗窃的17岁少年。这项新的刑罚有利于()。
第16题:
下列服务中,体现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上“促进发展”目标的是()
第17题:
在现实中,与职业相关的福利主要包括:()。
第18题:
社区矫正公益性劳动的内容为无偿参加社区()的活动或无偿为社会、社区的()服务,其主要项目有:社区公共设施维护、社区保洁、社区绿化、为老弱病残人员服务、公益性演出以及其它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劳动项目。
第19题:
社会服务也称社区服务或社区劳役
我国社区公益劳动制度是一种独立的刑罚措施或刑种
可以培养罪犯的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20题:
规范性
可操作性
公益性
补偿性
第21题:
社会服务也称社区服务或者社区劳役
社会服务是近年来西方国家较为盛行的一种替代短期自由刑的非监禁化的社会处理措施,是通过判定罪犯在社区中的社会福利机构从事规定时间的无偿劳动或服务,以此赎罪悔过的刑罚措施
社会服务在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也具有社区服务或社区劳役的性质
我国的社区服务计划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刑罚措施或刑种
社会服务计划的矫正功能在于通过无偿的社区服务,使服刑人员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发生正向的变化
第22题:
第23题:
留守儿童的成长向导计划
社区困境儿童的救助服务
残障人士的社区康复服务
失独老人的日间照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