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陈某的非理性思想,去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反省过去的错误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个人职业水平
对他曾经的错误行为进行批判教育,让其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避免日后重犯
增强案主的社会参与,多参加社区和社会的一些活动,以增强社会归属感
提升陈某的自尊与自信,正确面对人生未来的规划
第1题:
假如张某因有事未去日本,他未与陈某协商,委托去日本的朋友买回陈某要求购买的摄像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有权拒收摄像机
B.陈某无权拒收摄像机,因为张某的行为是为了陈某的利益
C.陈某无权拒收摄像机,因为张某同事买回的摄像机符合陈某的要求
D.该摄像机的费用应当由张某与陈某分摊
第2题:
陈某与2004年进入某工厂工作,2012年,由于投资失败,该工厂惨遭倒闭,陈某被迫失业。失业后,陈某一直未找到合适的新工作而靠领取失业保险金生活(在工作期间。陈某在原单位交了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6年)。在失业第12个月时,陈某因盗窃邻居家财物而被判刑,收监执行2个月后,因有立功表现而提前获释。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某找到了一份短期工作,4个月后因故再次失业。【问题】(1)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陈某被裁员后可以实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有多长?具体依据是什么?(2)陈某再次失业后,还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为什么?
答案:(1)陈某失业后可以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有18个月。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由于陈某累计缴费时间已满6年,因此享有18个月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
(2)陈某再次失业后,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重新就业后再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陈某重新就业缴费的时间只有2个月,没有达到12个月的要求,因此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第3题:
陈某因故意伤害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服刑期间,陈某由于有立功表现而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之日,几个朋友邀请陈某到某一饭店摆宴庆贺他获得新生,陈某饮酒过多。饭后,陈某驾车回家,途中撞到一个行人。陈某下车一看人已死亡,酒顿时吓醒,逐驾车逃离现场,后被查获。对陈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A.按照交通肇事罪
B.按照累犯
C.按照数罪并罚中先减后并的原则
D.按照过失杀人罪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陈某,某市水利局副局长,中共党员。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陈某结识了当地一名从事纺织行业的老板林某。一次,陈某母亲生病住院,聚会后从未联系的林某不知从何处获知消息,竟前来看望。他不仅带来高档礼品,在离去前还给陈某送上了一个3000元的红包。几番推辞后,陈某便收下了。其间和此后,林某都未谈及任何要请陈某帮忙的诉求。根据《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刘某1972年出生,未婚,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刘某生长在父母管教较为严厉的家庭,90年代初父亲去世,母亲靠退休金维持家计。 刘某回到社区后,很希望能够融入社会,自食其力养活母亲,但又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所以一直找不到工作,也没有较好的精神状态。 母亲对刘某的状态十分不满,常常在家里指责他,为此刘某心情十分不好。他知道母亲是疼他的,把他养大吃了不少苦,也知道母亲身体不好,但找不到工作,没有办法,心里也很着急,也就觉得母亲很烦。刘某甚至为躲避母亲的唠叨想与原来的“朋友”重新交往。结合案例,请说明沟通方式失当型家庭的介入策略是什么?
第11题:
澄清陈某的非理性思想,去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反省过去的错误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个人职业水平
对他曾经的错误行为进行批判教育,让其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避免日后重犯
增强案主的社会参与,多参加社区和社会的一些活动,以增强社会归属感
提升陈某的自尊与自信,正确面对人生未来的规划
第12题:
第13题:
假如张某因有事未去日本,他未与陈某协商,委托去日本的朋友买回摄像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有权拒收摄像机
B.陈某无权拒收摄像机,因为张某的行为是为了陈某的利益
C.陈某无权拒收摄像机,因为张某同事买回的摄像机符合陈某的要求
D.该摄像机的费用应当由张某与陈某分摊
第14题:
王某因入室盗窃被判有期徒刑5年,在服刑期间妻子与他离婚,后将其共有房产变卖带着儿子远走他乡。王某出狱后,只能与父母一起住在30平米的房子里。王某决定改过自新好好找工作,但是由于有犯罪前科,导致他找工作屡屡失败,生活难以维持,对社区矫正的监管措施也十分抵触。社会工作者赵兰了解情况后,决定为王某提供服务,面对王某的情况,赵兰当前首要的介入目标是( )。
A.做王某前妻的工作,帮助他恢复家庭关系
B.对王某进行心理辅导,使其消除犯罪心理结构
C.宣讲社区矫正的意义,从思想上进行交流,使王某配合监管
D.协助王某获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维持其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中国公民陈某,因分裂国家罪被法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就此,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第21题:
刘某,男,现年32岁,未婚,高中文化程度。父母祖籍在河南,户口迁至上海,故刘某在上海无其他亲戚,且父亲去世。刘某头脑简单、性情憨厚,江湖义气浓厚。高中毕业后在一家客运公司工作,工作稳定但收入不高。因为哥们儿义气,协助朋友入室盗窃,被判有期徒刑6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押至安徽某监狱服刑。年初执行期满回沪,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30多岁的他自然不甘心,但找工作又存在自卑心理。刘某陷入既想融入社会,又害怕因有前科而遭到社会排斥的困境。 问题:1.请问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请对刘某的问题进行分析。3.作为矫正社会工作者,你认为你该如何作出干预,请列出简要的干预要点。
第22题:
第23题:
陈某的法定监护人是父亲、爷爷、奶奶
陈某放学路上与同学打闹,伤到同学并产生治疗费用,应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但治疗费用应先从陈某财产中支付
陈某在其就读小学附近的文具店购买了10只铅笔,陈某无钱支付的,文具店可以要求其监护人付款
陈某的父亲因自身病重,可以通过遗嘱指定陈某的监护人
第24题:
自我披露
对质
忠告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