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充分利用保护性政策
有效利用调解方式
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第1题:
康复社会工作者要培养对残疾人的同情心,经常站在残疾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看待问题。( )
A.正确
B.错误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残疾人权益和残疾人事业的重大问题,必要时可以听取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意见。
第6题:
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残疾人权益和残疾人事业的重大问题必须时可以听取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意见。
第7题:
残疾人是社会固有的现象,残疾人社会工作者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性质的工作,其核心和主要内容是()。
第8题:
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特点是什么?
第9题: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各种环境障碍,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专业性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第10题:
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对残疾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社会康复的实现一方面要靠残疾人自己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则依靠社会对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社会康复的各种措施,有的是针对残疾人个人的,有的是社会整体性的,因此要认识到残疾人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
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内容应遵循职业评定、职业咨询、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四个程序
社会工作机构在为残疾人社会康复工作提供服务时不需要遵守社会工作伦理准则
第11题: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
家庭工作
第12题:
第13题:
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残疾人权益和残疾人事业的重大问题,必要时可以听取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意见。判断对错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各级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残疾人权益和残疾人事业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的意见。
第18题: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各种环境障碍,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专业性活动。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中,()尤其注重为残疾人营造富于支持的社会环境。
第19题:
残疾人社会工作中,为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第20题: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
第21题:
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残疾人群体的社会处境,了解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经历,消除妨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政策障碍。这体现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
第22题:
解决残疾人的心理问题
预防残疾的发生
恢复和发展残疾人的社会功能
恢复残疾人的身体功能
第23题:
个人和家庭
群体
社会组织
残联
社区
第24题:
残疾人和残疾人亲属
残疾人组织和社会各界
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