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未进行变更设计的地段,隧道支护参数必须按()实施,不得随意更改支护参数,更不得偷工减料、减弱初期支护。A 业主要求B 验标C 岩土工程师D 设计文件

题目
单选题
未进行变更设计的地段,隧道支护参数必须按()实施,不得随意更改支护参数,更不得偷工减料、减弱初期支护。
A

业主要求

B

验标

C

岩土工程师

D

设计文件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未进行变更设计的地段,隧道支护参数必须按()实施,不得随意更改支护参数,更不得偷工减料、减弱初期支护。A 业主要求B 验标C 岩土工程师D 设计文件”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关于喷锚暗挖法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控制要点正确的是( )。

    A、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5m
    B、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2倍洞径
    C、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5m
    D、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2倍洞径
    E、在不稳定岩土体中,支护必须紧跟土方开挖

    答案:A,C,E
    解析:
    2020/2019教材P446
    (二)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1)隧道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5m;在不稳定岩土体中,支护必须紧跟土方开挖工序。(2)钢筋格栅拱架就位后,必须支撑稳固,及时按设计要求焊(栓)连接成稳定整体。(3)初期支护应预埋注浆管,结构完成后,及时注浆加固,填充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5m。

  • 第2题:

    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 )。

    A: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B:确定初期支护施作时间
    C: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D: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
    E: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

    答案:A,C,D,E
    解析:
    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
    (1)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3)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4)监控工程队周围环境影响;
    (5)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初期支护应配合开挖作业及时进行,确保施工安全。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直接影响到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安全稳定性,过早施作会使二次衬砌承受较大的围岩压力,也失去了“新奥法”施工的精髓——充分利用围岩自稳能力,过晚支护不利于初期支护的稳定。因此,在施工中进行监控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化规律,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作时间,使衬砌结构安全可靠。对浅埋、软弱围岩等特殊地段,单靠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时,不能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所以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具体情况,依据现场监控量测提供的有效资料,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以保证二次衬砌受力合理、安全、可靠、耐久。

  • 第3题:

    未进行变更设计的地段,隧道支护参数必须按()实施,不得随意更改支护参数,更不得偷工减料、减弱初期支护。

    • A、业主要求
    • B、验标
    • C、岩土工程师
    • D、设计文件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在开挖隧道的施工方法中,下列()说法体现了新奥法的技术原则。

    • A、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
    • B、及时进行喷锚初期支护,与围岩形成整体
    • C、对围岩和支护进行动态监控量测
    • D、二次衬砌紧跟初期支护施工,阻止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 E、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支护结构断面及早闭合

    正确答案:A,B,C,E

  • 第5题:

    隧道施工时应按设计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加强初期支护的强度,尽早。


    正确答案:闭合成环

  • 第6题:

    隧道开挖进尺应符合设计要求。软弱围岩隧道Ⅵ,Ⅴ,Ⅵ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
    • B、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应大于1米,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米。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3米
    • C、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应大于2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隧道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为()。
    A

    初期支护完成1个月后

    B

    初期支护完成1.5个月后

    C

    初期支护完成后

    D

    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隧道施工时应按设计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加强初期支护的强度,尽早。

    正确答案: 闭合成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隧道支护施工安全的要求()。
    A

    不得将支撑立柱置于废碴或活动的石头上,软弱围岩地段的立柱应加设垫梁,并加木楔塞紧

    B

    采用木支撑时应选用松、杨、柳等坚硬且富有弹性的木材

    C

    洞内支护,应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

    D

    洞口地段和洞内水平坑道与辅助坑道(横洞、平行导坑等)的连接处,应加强支护或及早进行永久衬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采用分部开挖时,应在初期支护喷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及以上时进行下一部分开挖
    A

    70

    B

    75

    C

    95

    D

    9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对于铁路隧道在V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应大于2榀钢架间距

    B

    初期支护设计钢架未封闭成环的隧道,仰拱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

    C

    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10mm/d或位移累计达50mm 时,应暂停掘进

    D

    封闭位置距掌子面不得大于30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在开挖隧道的施工方法中,下列()说法体现了新奥法的技术原则。
    A

    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

    B

    及时进行喷锚初期支护,与围岩形成整体

    C

    对围岩和支护进行动态监控量测

    D

    二次衬砌紧跟初期支护施工,阻止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E

    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支护结构断面及早闭合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 )。

    A.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B.确定初期支护施作时间
    C.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D.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
    E.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

    答案:A,C,D,E
    解析:
    施工监控量测可达到以下目的:确保安全、指导施工、修正设计、积累资料。

  • 第14题:

    对于铁路隧道在V级软弱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应大于2榀钢架间距
    B.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C.仰拱开挖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5m
    D.隧道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位置距掌子面不得大于50m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以下关于喷锚暗挖法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控制要点正确的是()。

    • A、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5m
    • B、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2倍洞径
    • C、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5m
    • D、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2倍洞径
    • E、在不稳定岩体中,支护必须紧跟土方开挖

    正确答案:A,C,E

  • 第16题:

    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设计文件,如需要变更原设计,必须按建设单位的规定履行程序,按批复的变更设计文件组织施工;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不得据以施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采用分部开挖时,应在初期支护喷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及以上时进行下一部分开挖

    • A、70
    • B、75
    • C、95
    • D、90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隧道支护施工安全的要求()。

    • A、不得将支撑立柱置于废碴或活动的石头上,软弱围岩地段的立柱应加设垫梁,并加木楔塞紧
    • B、采用木支撑时应选用松、杨、柳等坚硬且富有弹性的木材
    • C、洞内支护,应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
    • D、洞口地段和洞内水平坑道与辅助坑道(横洞、平行导坑等)的连接处,应加强支护或及早进行永久衬砌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在隧道开挖断面成形后,应及时进行断面测量,断面测量数据用于修正()参数,控制隧道超欠挖。
    A

    衬砌

    B

    初期支护

    C

    开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以下关于喷锚暗挖法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控制要点正确的是()。
    A

    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5m

    B

    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2倍洞径

    C

    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5m

    D

    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2倍洞径

    E

    在不稳定岩土体中,支护必须紧跟土方开挖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包括()。
    A

    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B

    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C

    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D

    为初期支护施工提供现场依据与对比指标

    E

    为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经验资料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对于铁路隧道在V级软弱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应大于2榀钢架间距

    B

    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C

    仰拱开挖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5m

    D

    隧道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位置距掌子面不得大于50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未进行变更设计的地段,隧道支护参数必须按()实施,不得随意更改支护参数,更不得偷工减料、减弱初期支护。
    A

    业主要求

    B

    验标

    C

    岩土工程师

    D

    设计文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更正小导管支护设计参数的错误。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