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山村于8月上旬暴发流行一种疟疾,在6天内相继有近50人发病,患者均为4~14岁儿童。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呕吐、眼红。查体:意识清,结膜充血,部分病人颈轻度抵抗,浅表淋巴结肿大。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外周血象白细胞轻度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乙型脑B 肠伤寒C 流行性斑疹伤寒D 流行性感冒E 钩端螺旋体病

题目
单选题
某山村于8月上旬暴发流行一种疟疾,在6天内相继有近50人发病,患者均为4~14岁儿童。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呕吐、眼红。查体:意识清,结膜充血,部分病人颈轻度抵抗,浅表淋巴结肿大。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外周血象白细胞轻度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流行性乙型脑

B

肠伤寒

C

流行性斑疹伤寒

D

流行性感冒

E

钩端螺旋体病


相似考题
更多“某山村于8月上旬暴发流行一种疟疾,在6天内相继有近50人发病,患者均为4~14岁儿童。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呕吐”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公司职工146人于4月初春游,在餐馆用中餐。深夜,有16人在各自家中突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怀疑发病与中餐有关。进一步追查有114人在两天内先后有症状,收集到110人饮食与发病史,结果如下:

    这样的发病称
    A.流行
    B.暴发
    C.大流行
    D.毒素中毒
    E.季节性发病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某公司职工146人于4月初春游,在餐馆用中餐。深夜,有16人在各自家中突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怀疑发病与中餐有关。进一步追查有114人在两天内先后有症状,收集到110人饮食与发病史,结果如下:这样的发病称()

    • A、流行
    • B、暴发
    • C、大流行
    • D、毒素中毒
    • E、季节性发病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关于流行性感冒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A、常有明显流行
    • B、起病急
    • C、有高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
    • D、鼻咽部症状较重

    正确答案:D

  • 第4题:

    某山村于8月上旬暴发流行一种疟疾,在6天内相继有近50人发病,患者均为4~14岁儿童。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呕吐、眼红。查体:意识清,结膜充血,部分患者颈轻度抵抗,浅表淋巴结肿大。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外周血象白细胞轻度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流行性乙型脑
    • B、肠伤寒
    • C、流行性斑疹伤寒
    • D、流行性感冒
    • E、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E

  • 第5题:

    男,6岁,因发热、头痛4天,病情加重一天,呕吐两次,于8月29日入院。体查:体温40,颈硬,克氏征(+),脑脊液:潘氏试验(+),糖正常,氯化物正常,白细胞200×106/L,多核0.54,单核0.46.外周血白细胞14×109/L,中性粒细胞0.86。追问病史,近一周来同村儿童有十余人先后同样发病住院。根据题意,回答下列2题。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中毒性菌痢
    • B、流行性乙型脑炎
    •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D、脑型疟疾
    • E、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单选题
    疟疾是有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伴有呕吐、腹泻,预防疟疾的最有效办法是()
    A

    接种疫苗

    B

    提前服用青蒿素

    C

    防止蚊虫叮咬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乙脑疑似病例的定义为: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天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

    正确答案: 2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流行性感冒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

    常有明显流行

    B

    起病急

    C

    有高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

    D

    鼻咽部症状较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以下哪项不是流感的特点( )

    A常明显的流行性发病

    B起病急

    C一般不发热

    D全身症状较重

    E鼻咽部症状较轻


    C

  • 第10题:

    男,6岁,因发热、头痛4天,病情加重1天,呕吐2次,于8月29日入院。体查:体温40℃,颈硬,凯尔尼格征(+),脑脊液:潘氏试验(+),糖正常,氯化物正常,白细胞200×106/L,多核0.54,单核0.46,外周血白细胞14×109/L,中性粒细胞0.86。追问病史,近一周来同村儿童有十余人先后同样发病住院。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中毒性菌痢
    • B、流行性乙型脑炎
    •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D、脑型疟疾
    • E、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疟疾是有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伴有呕吐、腹泻,预防疟疾的最有效办法是()

    • A、接种疫苗
    • B、提前服用青蒿素
    • C、防止蚊虫叮咬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钩体病的临床特征有()

    • A、起病急,高热、头痛
    • B、全身酸痛、软弱无力
    • C、腓肠肌压痛
    • D、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
    • E、重症患者可有肝肾功能衰竭

    正确答案:A,B,C,D,E

  • 第13题:

    判断题
    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25天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可诊断为乙脑临床诊断病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单选题
    某山村于8月上旬暴发流行一种疟疾,在6天内相继有近50人发病,患者均为4~14岁儿童。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呕吐、眼红。查体:意识清,结膜充血,部分患者颈轻度抵抗,浅表淋巴结肿大。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外周血象白细胞轻度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乙型脑

    B

    肠伤寒

    C

    流行性斑疹伤寒

    D

    流行性感冒

    E

    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单选题
    某幼儿园有200名儿童,近一周内有30名儿童相继出现发热,手心、脚心出疹子,口腔有溃疡等症状,经诊断均为手足口病,提示该病流行强度为()
    A

    散发

    B

    流行

    C

    大流行

    D

    暴发

    E

    聚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患者的现象。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患者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 第16题:

    单选题
    某山村于8月上旬暴发流行一种疟疾,在6天内相继有近50人发病,患者均为4~14岁儿童。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呕吐、眼红。查体:意识清,结膜充血,部分病人颈轻度抵抗,浅表淋巴结肿大。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外周血象白细胞轻度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流行性乙型脑

    B

    肠伤寒

    C

    流行性斑疹伤寒

    D

    流行性感冒

    E

    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