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个生产市场急需产品的工业项目。该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6年。项目投产第一年可获得当地政府扶持该产品生产的补贴收入100万元。项目建设的其他基本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1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包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80万),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末净残值率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投产当年需要投入运营期流动资金200万元: 2.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为678万元(其中销项税额为78万),经营成本为350万元(其中进项税额为25万)

题目
问答题
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个生产市场急需产品的工业项目。该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6年。项目投产第一年可获得当地政府扶持该产品生产的补贴收入100万元。项目建设的其他基本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1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包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80万),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末净残值率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投产当年需要投入运营期流动资金200万元: 2.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为678万元(其中销项税额为78万),经营成本为350万元(其中进项税额为25万);税金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10%计算,所得税税率为25%;行业所得税后基准收益率为10%,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企业投资者可接受的最低所得税后收益率为15%: 3.投产第一年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0%,预计这一年的营业收入及其所含销项税额、经营成本及其所含进项税额均为正常年份的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4.运营第4年,需要花费50万元(无可抵扣进项税额)更新新型自动控制设备配件,维持以后的正常运营,该维持运营投资按当期费用计入年度总成本。 【问题】 1.编制拟建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2.计算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相似考题

2.某企业拟新建一化工产品生产项目,其中设备从某国进口,重量700 吨,装运港船上交货价为420 万美元,国际运费标准为550 美元/吨,国际运输保险费率为3‰,银行财务费率为5‰,外贸手续费率为1.5%,关税税率为22%,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税率为17%,银行外汇牌价为1 美元=6.7 元人民币,该设备国内运杂费率为3.5%。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为2500 万元,安装工程费用为17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工程费用的20%,基本预备费费率为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建设期价差预备费为静态投资的3%。 项目建设期1 年,运营期6 年,项目建设投资全部为自有资金投入,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其中包含13%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可使用年限为8 年,按直线法折旧,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运营期第1 年投入流动资金1350 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 项目运营期第1 年即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在运营期间,每年的含税营业收入为7500 万元,其中销项税额为900 万元,经营成本为2800 万元,其中进项税额170 万元,增值税附加税率按应纳增值税的12%计算,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为5 年,企业投资者可接受 的最低税后收益率为10%。 问题: 1.列式计算该项目的设备购置费。 2.列式计算该项目的建设投资。 3.列式计算该项目的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费和余值。 4.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各年的调整所得税。

4.背景资料: 某企业拟全部采用自有资金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为当地政府重点扶持项目,政府承诺在项目投产的第1年给予项目启动经费200万元。其他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投资3865万元,建设期2年,第1年完成投资1355万元,第2年完成投资2510万元,运营期10年。 2.建设投资中有300万元形成其他资产,其余部分构成固定资产;其他资产摊销年限为运营期前5年,固定资产折旧按直线法计算,折旧年限为12年,残值率为5%。 3.项目运营后第3年开始达到正常生产能力,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含销项税850万元),运营前2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正常生产年份的60%及80%,该项目的增殖税附加税率6%。 4.正常生产年份经营成本为2400万元(含进项税300万元),运营期前2年的经营成本分别为正常生产年份的60%及80%。 5.运营3年后,预计需投入25万元更新设备配件,才能维持以后的正常运营需要,该维持运营投资按当期费用计入年度总成本。 6.流动资金总额为840万元,在运营期前3年分别投入504万元、168万元、168万元,运营期末全部收回。 7.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调整所得税税率25%,行业基准收益率10%,基准回收期6年。 、补充完成总成本费用表。 表1-4 某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单位:万元、补充完成拟建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拟建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 表1-5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并分析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计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并分析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更多“问答题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个生产市场急需产品的工业项目。该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6年。项目投产第一年可获得当地政府扶持该产品生产的补贴收入100万元。项目建设的其他基本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1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包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80万),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末净残值率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投产当年需要投入运营期流动资金200万元: 2.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为678万元(其中销项税额为78万),经营成本为350万元(其中进项税额为25万)”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业主拟建一年产60 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已建类似年产40 万吨产品项目的设备购置费用为1000 万元,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占设备购置费的比例分别为0.6 和0.3。由于时间、地点因素引起的综合调整系数为1.4。拟建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00 万元。基本预备
    费率10%。
    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
    1.项目建设期为1 年,运营期为5 年,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包含500 万可抵扣进项税。残值率为5%,折旧年限8 年,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
    2.运营期第1 年投入流动资金600 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
    3.产品不含税价格60 元/吨,增值税率16%。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为1000 万元,单位产品进项税额为4 元/吨,增值税附加税率为10%,所得税率为25%。
    4.投产第1 年生产能力、经营成本为设计能力的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问题:
    1.试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
    2.列式计算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及期末余值。
    3.列式计算每年应交纳的增值税和增值税附加。
    4.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 年的调整所得税。
    5.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 年的净现金流量。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问题1:
    类似工程工程费用=1000×(1+0.3+0.6)=1900.00 万元
    拟建工程工程费用=1900×(60/40)×1.4=3990.00 万元
    建设投资=(3990+500)×1.1=4939.00 万元
    问题2:
    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
    (4939-500)×(1-5%)÷8=527.13 万元
    期末余值
    527.13×(8-5)+(4939-500)×5%=1803.34 万元
    问题3:
    增值税、增值税附加
    第2 年:
    增值税=60×60×80%×16%-60×80%×4-500=-231.20 万元<0 不纳增值税
    增值税附加=0
    第3 年:
    增值税=60×60×16%-60×4-231.20=104.80 万元>0
    增值税附加=104.80×10%=10.48 万元
    第4-6 年:
    增值税=60×60×16%-60×4=336.00 万元
    增值税附加=336×10%=33.60 万元
    问题4:
    运营期第1 年调整所得税=[60×60×80%-(1000×80%+527.13)]×25%=388.22 万元
    问题5:
    运营期第1 年的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60×60×80%+60×60×80%×16%=3340.80 万元
    现金流出=600+1000×80%+60×80%×4+0+0+388.22=1980.22 万元
    净现金流量=3340.8-1980.22=1360.58 万元

  • 第2题:

    某建设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为8年。建设项目建设投资(含工程费、其他费用、预备费用)31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8年,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残值率为5%,在生产期末回收固定资产残值。
    2.建设期第1年投入建设资金的60%,第2年投入建设资金的40%,其中每年投资的50%为自有资金,50%由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7%,建设期只计息不还款。
    3.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3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回收。
    4.建设单位与银行约定:从生产期开始的6年间,按照每年等额本金偿还法进行偿还本金,同时偿还当年发生的利息。
    5.预计生产期各年的经营成本均为2600万元(其中不含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可抵扣的进项税额330万元,营业收入在计算期第3年为3800万元(其中不含销项税额),销项税额为650万元,第4年为4320万元(其中不含销项税额),销项税额为730万元,第5~10年均为5400万元(其中不含销项税额),销项税额为900万元。
    6.假定增值税附加的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Pc为8年。
    (计算结果及表中数据保留两位小数,整数取整)
    <1>、计算计算期第3年初的累计借款。
    <2>、编制建设项目还本付息表。
    <3>、计算固定资产残值及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
    <4>、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5>、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并评价本建设项目是否可行。


    答案: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建设期贷款利息。
    第1年应计利息=1/2×3100×60%×50%×7%=32.55(万元)
    第2年应计利息=[(3100×60%×50%+32.55)+1/2×3100×40%×50%]×7%=89.08(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32.55+89.08=121.63(万元)
    第3年初的累计借款=3100×50%+121.63=1671.63(万元)

    【2】本题考查的是还本付息表。
    本金偿还自第3年开始,按6年等额偿还计算。即:
    每年应还本金=第3年年初累计借款/还款期限=1671.63/6=278.61(万元)
    还本付息表(单位:万元)



    【3】本题考查的是固定资产折旧费。
    固定资产残值=(3100+121.63)×5%=161.08(万元)
    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3100+121.63)×(1-5%)/8]=382.57(万元)

    【4】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总成本费用(不含税)
    第3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117.01=3099.58(万元)
    第4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97.51=3080.08(万元)
    第5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78.10=3060.58(万元)
    第6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58.51=3041.08(万元)
    第7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39.00=3021.57(万元)
    第8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19.50=3002.07(万元)
    第9年、10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2982.57(万元)
    (2)所得税(不含税)
    第3年所得税=[3800-3099.58-(650-330)×6%]×33%=224.80(万元)
    第4年所得税=[4320-3080.08-(730-330)×6%]×33%=401.25(万元)
    第5年所得税=[5400-3060.58-(900-330)×6%]×33%=760.72(万元)
    第6年所得税=[5400-3041.08-(900-330)×6%]×33%=767.16(万元)
    第7年所得税=[5400-3021.57-(900-330)×6%]×33%=773.60(万元)
    第8年所得税=[5400-3002.07-(900-330)×6%]×33%=780.03(万元)
    第9年、10年所得税=[5400-2982.57-(900-330)×6%]×33%=786.47(万元)
    (3)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见下表。
    资本金现金流量(单位:万元)



    【5】本题考查的是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Pt=5-1+(|-370.99|/1648.46)=4.23(年)
    建设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Pt为4.23年,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Pc=8年,说明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 第3题:

    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 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 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8%,预计未来3 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 年,建设期为2 年,生产运营期为8 年。
    (3)项目建设期为1 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 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 年投入流动资金240 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 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 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 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550 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 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 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 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
    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 年、第2 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答案:
    解析:
    1. 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
    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
    第1 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
    第2 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 工程费用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预备费
    =2700+82+210.16=2992.16(万元)。
    2. 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
    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
    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
    经营成本=总成本一折旧一摊销
    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
    3.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总成本费用=0.14×10000×(1-6%)
    -950=366(万元)
    所得税=366×25%=91.50(万元)
    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
    资本金净利润率:资本金净利润率=274.5/(2992.16+240)=8.49%。
    4.产量盈亏平衡点:
    Q=400/[0.14×(1-6%)-0.055]=5222(件)
    单价的盈亏平衡点:P×1×(1-6%)=950(元)
    P=1011(元)。

  • 第4题:

    某拟建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6年。建设投资总额3540万元,第一年投入1200万元为自有资金,第二年投入2340万元(其中贷款金额为2000万元)。建设投资预计形成无形资产540万元,其余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无形资产在运营期6年中,均匀摊入成本。
    建设期投资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的前4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借款利率为6%(按季度计息)。
    <1> 、计算该项目的建设期贷款利息。
    <2> 、计算该项目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
    <3> 、分别计算运营期前4年的还款本金和利息。


    答案:
    解析:
    1.贷款实际利率=(1+6%/4)4-1=6.14%
    第一年建设期贷款利息=0
    第二年建设期贷款利息=2000/2×6.14%=61.40(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为61.40万元。
    2. 固定资产折旧额=(3540+61.40-540)×(1-4%)/10=293.89(万元)
    固定资产余值=(3540+61.40-540)×4%+293.89×(10-6)=1298.02(万元)
    3.运营期第1年期初借款余额=2061.40(万元)
    运营期前4年每年还本额=2061.40/4=515.35(万元)
    运营期第1年应付利息=2061.40×6.14%=126.57(万元)
    运营期第2年期初借款余额=2061.40-515.35=1546.05(万元)
    运营期第2年应付利息=1546.05×6.14%=94.93(万元)
    运营期第3年期初借款余额=1546.05-515.35=1030.70(万元)
    运营期第3年应付利息=1030.70×6.14%=63.28(万元)
    运营期第4年期初借款余额=1030.70-515.35=515.35(万元)
    运营期第4年应付利息=515.35×6.14%=31.64(万元)

  • 第5题:

    一、背景
    拟建经营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期2年,根据合同协议约定,生产运营期取8年。其他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建设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建设投资来源于资本金和贷款。
    其中贷款本金为18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贷款在两年内均衡投入。 在生产运营期前4年按照等额还本付息方式偿还贷款。 生产运营期第1年由资本金投入300万元,作为生产运营期间的流动资金。 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营业收入1500万元,经营成本680万元。生产运营期第1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0%,第2年起各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达到正常年份水平。
    项目所得税税率取25%,税金及附加税率取6%(假设情况)。
    二、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的年折旧额。
    2.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应偿还的本息额。
    3.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总成本费用。
    4.判断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否满足约定的还款方式要求,并通过列式计算说明理由o
    5.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的年折旧额。
    项目借款金额为1800万元。
    首先计算建设期的利息:

    建设期利息总额27+82.62=109.62(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00+109.62=3109.62(万元)
    直线法折旧计算折旧额:

    项目的年折旧额为369.27万元。
    问题2:
    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应偿还的本息额。
    生产运营期第1年: 期初贷款的总额为1800+27+82.62=1909.62(万元)
    因运营期前4年进行等额偿还,故第1,2年应偿还的本息额为:

    问题3: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总成本费用。
    生产运营期第1年:
    利息1909.62×6%=114.58(万元)
    偿还本金551.12-114.58=436.54(万元)
    生产运营期第2年: 期初应偿还本利和1909.62-436.54=1473.08(万元)
    利息1473.08×6%=88.38(万元)
    偿还本金551.12-88.38=462.74(万元)
    生产运营期第1年,经营成本为正常年份的80%: 680×80%=544(万元)
    总成本费用544+114.58+369.27=1027.85(万元)
    生产运营期第2年,经营成本:680万元 总成本费用680+88.38+369.27=1137.65(万元)
    问题4:
    判断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否满足约定的还款方式要求。
    项目第1年运营期的利润总额为: 1500×80%×(1-6%)-1027.85=100.15(万元)
    所得税100.15×25%=25.04(万元)
    净利润100.15-25.04=75.11(万元)
    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总额=净利润+年折旧额 75.11+369.27=444.38(万元)
    可用于偿还本金的金额大于运营期第1年需要偿还本金的金额436.54万元,故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满足约定的还款方式要求。
    问题5:
    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
    项目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

    EBIT为年息税前利润或经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TI为技术方案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全部流动资金)。

  • 第6题:

    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8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1.项目建设投资8700万元。预计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建设期第1年贷款2000万元,第2年贷款3000万元,建设期利息273.6万元;建设期只计息不还款,运营期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建设期贷款利率为6%,流动资金100万全部贷款,利率为5%。
    3.固定资产在运营期内按直线法折旧,残值(残值率为10%)在项目计算期末一次性收回。
    4.运营期第一年经营成本3500万元,经营成本中的70%为可变成本支出,其它均为固定成本。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计算建设期利息。
    <2> 、计算运营期各年折旧费。
    <3> 、计算运营期第1年总成本费用。
    <4> 、计算运营期第1年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答案:
    解析:
    1.第一年:2000/2×6%=60(万元)
    第二年:(2000+60)×6%+(3000/2)×6%=213.6(万元)
    建设期利息为:60+213.6=273.6(万元)
    2.固定资产原值=8700+273.6=8973.6(万元)
    残值=8973.6×10%=897.36(万元)
    年折旧费=(8973.6-897.36)/8=1009.53(万元)
    3.运营期应还利息包括还建设期贷款利息及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1)运营期应还建设期贷款利息的计算
    建设期贷款本利和=2000+3000+273.6=5273.60(万元)
    运营期内每年应还本金=5273.6/8=659.2(万元)
    运营期第1年应还建设期贷款利息=5273.6×6%=316.42(万元)
    (2)运营期应还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的计算
    运营期第1年应还利息=100×5%=5(万元)
    (3)运营期第1年的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维持运营投资=3500+1009.53+316.42+5=4830.95(万元)
    4.运营期第1年的可变成本=3500×70%=2450(万元)
    运营期第1年的固定成本=4830.95-2450=2380.95(万元)

  • 第7题:

    某企业计划进行某项投资活动,先有甲、乙两个互斥项目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下: (1)甲项目需要投入150万元,其中投入固定资产110万元,投入营运资金资40万元,第一年即投入运营,经营期为5年,预计期满净残值收入15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20万元,每年营业总成本90万元。 (2)乙项目需要投入180万元,其中投入固定资产130万元,投入营运资金50万元,固定资产于项目第一年初投入,营运资金于建成投产之时投入。该项目投资期2年,经营期5年,项目期满,估计有残值净收入18万元,项目投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6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80万元。 固定资产折旧均采用直线法,垫支的营运资金于项目期满时全部收回。该企业为免税企业,资本成本率为10%。 要求: (1)计算甲、乙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2)计算甲、乙项目的净现值。


    正确答案: (1)①甲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折旧=(110-15)/5=19(万元)
    NCF0=-150(万元)
    NCF1~4=(120-90)+19=49(万元)
    NCF5=49+40+15=104(万元)
    ②乙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NCF0=-130(万元)
    NCF1=0(万元)
    NCF2=-50(万元)
    NCF3~6=160-80=80(万元)
    NCF7=80+50+18=148(万元)
    (2)①甲方案的净现值
    =49×(P/A,10%,4)+104×(P/F,10%,5)-150
    =49×3.1699+104×0.6209-150
    =69.90(万元)
    ②乙方案的净现值
    =80×(P/A,10%,4)×(P/F,10%,2)+148×(P/F,10%,7)-50×(P/F,10%,2)-130
    =80×3.1699×0.8264+148×0.5132-50×0.8264-130
    =114.20(万元)

  • 第8题:

    某企业拟建一个市场急需产品的工业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6年。项目建成当年投产。当地政府决定扶持该产品生产的启动经费100万元。其他基本数据如下:1.建设投资1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期末残值100万元。投产当年又投入资本金200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2.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为800万元,经营成本300万元产品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收益率10%,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3.投产第1年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0%,预计这一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和总成本均按正常年份的800名计算。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4.运营的第3年预计需更新新型自动控制设备购置投资500万元才能维持以后的正常运营需要。从财务角度分析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正确答案:本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5.99年未超过基准投资回收期和计算期;财务净现值为272.04万元>0;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1%>行业基准收益率10%,所以,从财务角度分析该项目投资可行。

  • 第9题:

    问答题
    某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全部为贷款,年利率10%,贷款期限为6年),开办费投资1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万元。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流动资金于第2年末投入。该项目寿命期10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满有10万元净残值;开办费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预计投产后第一年获10万元利润,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收回。计算项目的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正确答案: 项目的原始总投资=130万元,在项目计算期第5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16(万元),项目计算期第6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32(万元),所以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16/48=5.33(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企业拟建一个市场急需产品的工业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6年。项目建成当年投产。当地政府决定扶持该产品生产的启动经费100万元。其他基本数据如下:1.建设投资1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期末残值100万元。投产当年又投入资本金200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2.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为800万元,经营成本300万元产品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收益率10%,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3.投产第1年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0%,预计这一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和总成本均按正常年份的800名计算。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4.运营的第3年预计需更新新型自动控制设备购置投资500万元才能维持以后的正常运营需要。从财务角度分析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正确答案: 本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5.99年未超过基准投资回收期和计算期;财务净现值为272.04万元>0;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1%>行业基准收益率10%,所以,从财务角度分析该项目投资可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拟建工业生产项目的有关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6年。建设投资2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建设期内,每年均衡投入自有资金和贷款各5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流动资金全部用项目资本金支付,金额为300万元,于投产当年投入。 3.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直线法折旧,残值为100万元。 4.项目贷款在运营期的6年间,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法偿还。 5.项目投产第1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700万元和250万元,第2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900万元和300万元,以后各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1000万元和320万元。不考虑项目维持运营投资、补贴收入。 6.企业所得税率为25%,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年折旧费和计算期第8年的固定资产余值。

    正确答案: (1)建设期借款利息:第1年贷款利息=500/2×6%=15.00(万元)第2年贷款利息=[(500+15)+500/2]×6%=45.90(万元)建设期借款利息=15+45.90=60.90(万元)(2)固定资产年折旧费=(2000+60.90-100)/8=245.11(万元)(3)计算期第8年的固定资产余值=固定资产年折旧费×(8-6)+残值=245.11×2+100=590.22(万元)[或=2000+60.90-245.11×6=590.24(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个生产市场急需产品的工业项目。该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6年。项目投产第一年可获得当地政府扶持该产品生产的补贴收入100万元。项目建设的其他基本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1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包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80万),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末净残值率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投产当年需要投入运营期流动资金200万元: 2.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为678万元(其中销项税额为78万),经营成本为350万元(其中进项税额为25万);税金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10%计算,所得税税率为25%;行业所得税后基准收益率为10%,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企业投资者可接受的最低所得税后收益率为15%: 3.投产第一年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0%,预计这一年的营业收入及其所含销项税额、经营成本及其所含进项税额均为正常年份的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4.运营第4年,需要花费50万元(无可抵扣进项税额)更新新型自动控制设备配件,维持以后的正常运营,该维持运营投资按当期费用计入年度总成本。 【问题】 1.编制拟建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2.计算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某拟建工业生产项目的有关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6年,建设投资2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建设期内,每年均衡投入自有资金和贷款各5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流动资金全部用项目资本金支付,金额为300万元,于投产当年投入。
    3.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直线法折旧,残值为100万元。
    4.项目贷款在运营期的6年,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法偿还。
    5.项目投产第1年的营业收人和经营成本分别为700万元和250万元,第2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900万元和300万元,以后各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1000万元和320万元。不考虑项目维持运营投资、补贴收入。
    6.企业所得税率为25%,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

    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年折旧费和计算期第8年的固定资产余值。


    答案:
    解析:
    本案例主要是考核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和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财务评价及相关知识要点,不但要求掌握上述财务报表的具体内容,还要熟悉以下知识要点。
    (1)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当总贷款是分年均衡发放时,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可按当年借款在年中支用考虑,即当年贷款按半年计算,上年贷款按全年计息。计息公式为:


    式中 q——建设期第j年利息;
    P/-1——“"建设期第j -1年末累计贷款本金与利息之和;
    A,——建设期第j年贷款金额;
    i——年利率。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①年限平均法,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釆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②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④年数总和法,指将固走资产的原价減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 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本案例采用直线折旧法,即采用①的原理,将固定资产原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计算得出折旧额,平均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
    此案例中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因此在确定固定资产原值时一定要考虑到利息部分。
    (3)生产期利息计算
    每年支付利息=年初借款累积余额X年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还款当年按年末偿还,全年计息。
    (4)总成本费用、所得税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计算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维简费+利息支出
    所得税=(营业收入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总成本费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X25%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X相应税率
    本案例中,总成本费用构成为经营成本、折旧费及利息支出,因此将第三年的收入及费用分别代入,计算求得第三年的所得税。


    第一年建设期贷款利息=1/2 X 500 X 6 % = 15 (万元)
    第二年建设期贷款利息= (500+15) X6% + 1/2X500X6% = 45.9(万元)
    合计:
    建设期贷款利息=15+45.9=60.9(万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费=(2000+60.9 — 100)/8 = 245.11(万元)
    计算期第8年的固定资产余值=245.11X2+100=590.22(万元)

  • 第14题:


    某企业拟建设一个生产性项目,以生产国内某种急需的产品。该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7年。预计建设期投资800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20万元),并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运营期末残值50万元,按照直线法折旧。


    该企业于建设期第1年投入项目资本金380万元,建设期第2年向当地建设银行贷款400万元(不含贷款利息),贷款利率10%,项目第3年投产。投产当年又投入资本金2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


    运营期,正常年份每年的销售收入为700万元,经营成本30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税率为33%,年总成本400万元,行业基准收益率10%。


    投产的第1年生产能力仅为设计生产能力的70%,为简化计算,这一年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均按照正常年份的70%估算。投产的第2年及其以后的各年生产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万元)。



    【问题】


    1.根据资料计算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


    2.依照表3-2格式,编制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


    3.计算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和财务净现值。




    答案:
    解析:

    1.计算销售税金及附加、计算所得税。


    运营期销售税金及附加:


    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第3年销售税金及附加=700×70%×6%=29.40(万元)


    第4~9年销售税金及附加=700×100%×6%=42.00(万元)


    运营期所得税:


    所得税=(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所得税率


    第3年所得税=(490-29.40-280)×33%=59.50(万元)


    第4~9年所得税=(700-42-400)×33%=85.14(万元)


    2.根据表3-2格式和以下计算数据,编制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3-8。


    项目的使用年限10年,营运期7年。所以,固定资产余值按以下公式计算。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800-50)÷10=75(万元)


    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值=75×(10-7)+50=275(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建设期第1年没有贷款,建设期第2年贷款400(万元)。


    贷款利息=(0+400÷2)×10%=20(万元)



    3.根据表3-8中的数据,按以下公式计算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和财务净现值。


    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8-1)+(|-32.94|÷127.29)=7.26(年)


    由表3-8可知:项目净现值FNPV=411.52(万元)

  • 第15题:

    某企业拟建设一个公路项目,项目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6年,其他基本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投资7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6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末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
    2.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15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
    3.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营业收入为1000万元(不含销项税额),销项税额为170万元,总成本费用为500万元(不含可抵扣的进项税额),经营成本为350万元(不含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50万元,增值税附加费率为6%,调整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
    4.运营期第1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60%,营业收入与经营成本也为正常年份的60%,总成本费用为400万元(不含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运营期第2年及第2年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计算结果及表中数据均保留两位小数)
    <1> 、折现净现金流量折现系数10%,编制融资前该项目的投资现金流量表,将数据填入答题纸表中,并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
    表1.14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2> 、列式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期(所得税后),并评价该项目是否可行。
    <3>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和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答案:
    解析:
    1.计算年第2年息税前利润=1000×60%-350×60%-(170-50)×60%×6%-112=273.68(万元)
    调整所得税=273.68×25%=68.42(万元)
    计算年第3年息税前利润=1000-350-(170-50)×6%-112=530.80(万元)
    调整所得税=530.80×25%=132.70(万元)
    表1.14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2.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4-1)+|-22.64|/510.10=3.04(年),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建设项目财务净现值为1190.82万元,大于零,所以该项目可行。
    3.折旧费=700×(1-4%)/6=112(万元)
    固定资产余值=残值=700×4%=28(万元)

  • 第16题:

    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
    1.项目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6年,项目建设投资为7480万元,包含500万可抵扣进项税,全部为自有资金,均形成固定资产。残值率为4%,折旧年限10年,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
    2.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5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
    3.产品不含税价格60元/吨,增值税率17%。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为800万元,单位产品进项税额为4元/吨,增值税附加税率为10%,所得税率为25%。
    4.投产第1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60%,经营成本为正常年份的75%,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1> 、列式计算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2> 、列式计算每年应交纳的增值税和增值税附加。
    <3> 、列式计算计算期第2年的调整所得税。
    <4> 、列式计算运营期最后1年的净现金流量。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 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7480-500)×(1-4%)÷10=670.08(万元)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7480-500)×4%+670.08×(10-6)=2959.52(万元)
    2.第2年:
    增值税=50×60×60%×17%-50×60%×4-500=-314(万元)<0,不纳增值税
    增值税附加=0
    第3年:
    增值税=50×60×17%-50×4-314=-4<0,不纳增值税
    增值税附加=0
    第4年:
    增值税=50×60×17%-50×4-4=306(万元)
    增值税附加=306×10%=30.6(万元)
    第5-7年:
    增值税=50×60×17%-50×4=310(万元)
    增值税附加=310×10%=31(万元)
    3.计算期第2年:调整所得税=[50×60×60%-(800×75%+670.08)]×25%=132.48(万元)
    4.运营期最后1年
    现金流入=50×60×(1+17%)+2959.52+500=6969.52(万元)
    调整所得税=[50×60-(800+670.08)-31]×25%=374.73(万元)
    现金流出=800+4×50+310+31+374.73=1715.73(万元)
    净现金流量=6969.52-1715.73=5253.79(万元)

  • 第17题:

    某新建引水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独立费为5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第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 、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答案:
    解析:
    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
    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
    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1]=54.00(万元)
    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1]=166.05(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独立费+预备费=2700+54.00+166.05=2920.05(万元)
    2. 固定资产折旧=2920.05×(1-5%)/8=346.76(万元)
    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
    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
    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
    经营成本=950-346.76=603.24(万元)

  • 第18题:

    某新建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建设投资36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2000万元,年利率6%(按年计息),贷款合同约定运营期第一年按项目最大偿还能力还款,运营期第2-5年将未偿还贷款等额本息偿还。自有资金和贷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  (3)项目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率5%,直线法折旧;  (4)流动资金250万元由自有资金在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不用于建设期贷款偿还)。    (5)运营期间正常年份的营业收入为900万元,经营成本为280万元,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税为6%,所得税率为25%;  (6)运营期第一年达到设计产能的80%,该年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80%,以后均达到设计产能。 (7)建设期贷款偿还完成之前,不计提盈余公积,不分配股利。 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


    正确答案: 建设期利息的计算:
    第一年利息=1000×6%/2=30万。
    第二年利息=(1000+30+1000/2)x6%=91.80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30+91.80=121.80万元。

  • 第19题:

    (其中无形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 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 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价,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正确答案: 固定资产折旧=(2992.6-200)×(1-5%)/8=331.57万元
    正常年份年可变成本=550元×10000=550万元
    正常年份固定成本=950-550=400万元
    正常年份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950-331.57-200/8=593.43万元

  • 第20题:

    某企业拟建一个市场急需产品的工业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6年。项目建成当年投产。当地政府决定扶持该产品生产的启动经费100万元。其他基本数据如下:1.建设投资1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期末残值100万元。投产当年又投入资本金200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2.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为800万元,经营成本300万元产品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收益率10%,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3.投产第1年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0%,预计这一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和总成本均按正常年份的800名计算。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4.运营的第3年预计需更新新型自动控制设备购置投资500万元才能维持以后的正常运营需要。简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正确答案: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的原料资源可靠、产品市场趋势、所采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证、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大部分,此四大部分研究是构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四大支柱。即:
    (1)市场研究:通过市场研究论证项目拟建的必要性、拟建规模、建厂条件和建厂地点、企业组织、劳动定员、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拟建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从而确定出拟建项目的设计方案、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
    (3)效益研究:根据以上资料对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分析其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盈利性。这是决策的主要依据。所以,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
    (4)资源研究:通过资源研究了解原材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对项目规模的选择起着程度不同的制约作用。

  • 第21题:

    问答题
    某企业拟建一个市场急需产品的工业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6年。项目建成当年投产。当地政府决定扶持该产品生产的启动经费100万元。其他基本数据如下:1.建设投资1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期末残值100万元。投产当年又投入资本金200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2.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为800万元,经营成本300万元产品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收益率10%,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3.投产第1年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0%,预计这一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和总成本均按正常年份的800名计算。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4.运营的第3年预计需更新新型自动控制设备购置投资500万元才能维持以后的正常运营需要。简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正确答案: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的原料资源可靠、产品市场趋势、所采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证、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大部分,此四大部分研究是构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四大支柱。即:
    (1)市场研究:通过市场研究论证项目拟建的必要性、拟建规模、建厂条件和建厂地点、企业组织、劳动定员、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拟建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从而确定出拟建项目的设计方案、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
    (3)效益研究:根据以上资料对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分析其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盈利性。这是决策的主要依据。所以,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
    (4)资源研究:通过资源研究了解原材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对项目规模的选择起着程度不同的制约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企业计划进行某项投资活动,先有甲、乙两个互斥项目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下: (1)甲项目需要投入150万元,其中投入固定资产110万元,投入营运资金资40万元,第一年即投入运营,经营期为5年,预计期满净残值收入15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20万元,每年营业总成本90万元。 (2)乙项目需要投入180万元,其中投入固定资产130万元,投入营运资金50万元,固定资产于项目第一年初投入,营运资金于建成投产之时投入。该项目投资期2年,经营期5年,项目期满,估计有残值净收入18万元,项目投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6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80万元。 固定资产折旧均采用直线法,垫支的营运资金于项目期满时全部收回。该企业为免税企业,资本成本率为10%。 要求: (1)计算甲、乙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2)计算甲、乙项目的净现值。

    正确答案: (1)①甲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折旧=(110-15)/5=19(万元)
    NCF0=-150(万元)
    NCF1~4=(120-90)+19=49(万元)
    NCF5=49+40+15=104(万元)
    ②乙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NCF0=-130(万元)
    NCF1=0(万元)
    NCF2=-50(万元)
    NCF3~6=160-80=80(万元)
    NCF7=80+50+18=148(万元)
    (2)①甲方案的净现值
    =49×(P/A,10%,4)+104×(P/F,10%,5)-150
    =49×3.1699+104×0.6209-150
    =69.90(万元)
    ②乙方案的净现值
    =80×(P/A,10%,4)×(P/F,10%,2)+148×(P/F,10%,7)-50×(P/F,10%,2)-130
    =80×3.1699×0.8264+148×0.5132-50×0.8264-130
    =114.2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新建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建设投资36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2000万元,年利率6%(按年计息),贷款合同约定运营期第一年按项目最大偿还能力还款,运营期第2-5年将未偿还贷款等额本息偿还。自有资金和贷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  (3)项目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率5%,直线法折旧;  (4)流动资金250万元由自有资金在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不用于建设期贷款偿还)。    (5)运营期间正常年份的营业收入为900万元,经营成本为280万元,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税为6%,所得税率为25%;  (6)运营期第一年达到设计产能的80%,该年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80%,以后均达到设计产能。 (7)建设期贷款偿还完成之前,不计提盈余公积,不分配股利。 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

    正确答案: 建设期利息的计算:
    第一年利息=1000×6%/2=30万。
    第二年利息=(1000+30+1000/2)x6%=91.80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30+91.80=121.8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其中无形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 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 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价,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正确答案: 固定资产折旧=(2992.6-200)×(1-5%)/8=331.57万元
    正常年份年可变成本=550元×10000=550万元
    正常年份固定成本=950-550=400万元
    正常年份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950-331.57-200/8=593.43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