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l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l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l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

题目
问答题
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l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l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l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 问题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答题纸表l.1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相似考题

4.试题一(20 分)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l0 年,建设期2 年,第 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 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l年投入 1000万元,第2 年投入 1800 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 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l000 万元,余下的500 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 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 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 年平均摊销。该项目计算期第3 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 万元、第 4年至第10 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 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 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 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问题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答题纸表 l.1 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 年、第 4年、第8 年的总成本费用。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除问题4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更多“问答题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l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l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l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业建设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项目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2.项目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
    3.项目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4.该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5.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为54元/件,增值税税率为17%,增值税附加率为12%。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中含可抵扣进项税5元。
    问题:
    1.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2.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及无形资产摊销费。
    3.编制运营期费用估算表。
    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小数)


    答案:
    解析:
    问题1: 第2年应计利息=[0+(1800-1000)÷21×6%=24(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为24万元。



    运营期前5年等额本金偿还法,每年应还本金为:(800+24)÷5=164.8(万元)
    问题2:
    固定资产年折旧费=(2800+24)×85%×(1-5%)÷10=228.038(万元)
    固定资产期末余值=(2800+24)×85%×5%+(10-8)×228.038=576.096(万元)
    无形资产年摊销费=(2800+24)×15%÷5=84.720(万元)
    问题3:



    问题4:
    第4年产量盈亏平衡点:



    由于盈亏平衡产量为设计生产能力的62.22%<70%,则项目产出的抗风险能力较强。
    解析:
    本案例主要考查盈亏平衡分析及相关知识要点。盈亏平衡分析通过计算项目达产年的盈亏平衡点,分析项目成本与收入的平衡关系,判断项目对产出品数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通过正常年份的产量或者销售量、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价格和增值税附加等数据计算,由此可以将建设期贷款利息、总成本费用估算等知识点联系起来,综合考核。具体题型架构如图1—13所示。




    问题1按照建设期各年投资计划和贷款额度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以建设期贷款利息为基础,按照等额本金偿还法计算建设期借款(即长期借款)各年还款本息,以此为基础编制还本付息计划表。
    问题2由建设期投资额、建设期贷款利息以及各种资产的分布比例,得到固定资产原值,根据固定资产残值率和折旧年限计算固定资产残值和年折旧费;根据无形资产原值及摊销年限计算年摊销费。
    问题3根据总成本费用的构成项目,借助还本付息计划表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问题4依据运营期第4年的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分布比例,销售价格、设计生产能力等数据计算产量盈亏平衡点,具体计算公式见图1—12。

  • 第2题:

    某建设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为7000万元。其中,第1年自有资金投入4000万元,第2年贷款投入3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贷款均衡发放。流动资金8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运营期各年净收益均为1300万元。则该项目投资收益率为( )。

    A:16.17%
    B:16.41%
    C:16.67%
    D:18.57%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177
    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方案建成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收益总额与方案投资总额的比率。它表明投资方案正常生产年份中,单位投资每年所创造的年净收益额。对生产期内各年的净收益额变化幅度较大的方案,可计算生产期年平均净收益额与投资总额的比率。建设期利息为3000/2×8%=120万元投资总额为7000+120+800=7920万元项目投资收益率=1300/7920=16.41%选项B正确

  • 第3题:

    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1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 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 000万元,第2年投入1 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 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 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 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均为1 8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 (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要求: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下表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答案:
    解析:
    1.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 [ (2 800 +24) X 85% x (1-5%)] ÷ 10 =228. 038(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费=(2 800 +24) X 15% ÷5 =84. 720 (万元)

    2.计算期末的固定资产余值为:
    (2 800 +24) X 85% - 228.038 x ( 10 - 2) = 576.096 (万元)或:228.038 x ( 10 - 8) +2 824 x85% x5% =576. 096 (万元)
    3.第 3 年总成本费用:1 500 + 228. 038 + 84. 720 + 49. 440 = 1 862. 198 (万元)
    第 4 年总成本费用:1 800 +228.038 +84.720 +39.552 =2 152.310 (万元)
    第 8 年总成本费用:1 800 +228.038 =2 028.038 (万元)
    4.年产量盈亏平衡点:
    BEP (Q) =2 152.310 x0.4 + (54 -2 152. 310 x0. 6 ÷50) =30.56(万件)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30. 56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盈利。

  • 第4题:

    某新建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初从银行贷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6%,则关于该项目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第1年建设期利息为60万元
    B、第2年建设期利息为66万元
    C、建设期第2年初贷款本利和为1060万元
    D、项目建设投资为1126万元
    E、项目建设期利息为123.6万元

    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设期利息。第1年建设期利息=1000×6%=60万元;第2年建设期利息=(1000+60)×6%=63.6万元;建设期第2年初贷款本利和=1000+60=1060万元;项目建设投资=1000+60+63.6=1123.6万元;项目建设期利息=60+63.6=123.6万元。参见教材P35。

  • 第5题:

    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1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各年借款均在年内均衡发生,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
    【问题】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表6-1所列项目填写相应的数字。
    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单位:万元)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建设期贷款利息=(0+800/2)×6%=24.000(万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800+24.000)×85%×(1-5%)/10=228.038(万元);无形资产摊销费=(2800+24.000×15%/5=84.720(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见下表。
    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产折旧、摊销费用表(单位:万元)

    2.期末的固定资产余值=(2800+24.000)×85%-228.038X(10-2)=576.096(万元)或者
    228.038×(10-8)+(2800+24)×85%×5%=576.096(万元)
    3.第3年总成本费用=1500+228.038+84.720+49.440=1862.198(万元)
    第4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84.720+39.552=2152.310(万元)
    第8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2028.038(万元)
    4.年产量盈亏平衡点计算:
    BEP(Q)=2152.310×40%/(54-2152.310×60%/50)=30.56(万件)。
    计算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30.56万件时,项目处于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盈利。

  • 第6题:

    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1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人1800万元。
    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 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人。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
    【问题】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表1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注: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表1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 (单位:万元)





    答案:
    解析:
    1.建设期贷款利息:(0+800/2)×6%=24.000(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见下表。



    2.计算期末的固定资产余值:



    3.第3年总成本费用:1 500+228.038+84.720+49.440—1 862.198(万元)。
    第4年总成本费用:1 800+228.038+84.720+39.552=2 152.310(万元)。
    第8年总成本费用:1 800+228.038=2 028.038(万元).
    4.年产量盈亏平衡点: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盈利。

  • 第7题:

    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10 年,建设期2 年,第3 年投产,第4 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 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 年投入1000 万元,第2 年投入1800 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 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 万元,余下的500 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 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 年等额还本。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 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 年平均摊销。该项目计算期第3 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 万元、第4 年至第10 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 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 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 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下表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单位:万元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 年、第4 年、第8 年的总成本费用。
    4、以计算期第4 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答案:
    解析:
    1.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800+24)×85%×(1-5%)÷10=228.038(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费:(2800+24)×15%÷5=84.720(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

    2.计算期末的固定资产余值为:(2800+24)×85%-228.038×(10-2)=576.096(万元)
    [或:228.038×(10-8)+2824×85%×5%=576.096(万元)]
    3.第3 年总成本费用:1500+228.038+84.720+49.440=1862.198(万元),
    第4 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84.720+39.552=2152.310(万元),
    第8 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2028.038(万元)。
    4.年产量盈亏平衡点:2152.310×0.4/(54-2152.310×0.6÷50)=30.56 万件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30.56 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30.56 万件时,项目开始盈利。

  • 第8题:

    某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全部为贷款,年利率10%,贷款期限为6年),开办费投资1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万元。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流动资金于第2年末投入。该项目寿命期10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满有10万元净残值;开办费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预计投产后第一年获10万元利润,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收回。计算项目的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正确答案: 项目的原始总投资=130万元,在项目计算期第5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16(万元),项目计算期第6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32(万元),所以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16/48=5.33(年)

  • 第9题:

    某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全部为贷款,年利率10%,贷款期限为6年),开办费投资1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万元。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流动资金于第2年末投入。该项目寿命期10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满有10万元净残值;开办费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预计投产后第一年获10万元利润,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收回。计算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正确答案: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是在建设期均匀投入的,所以建设期净现金流量为:
    NCF0=-(100+10)/2=-55(万元)
    NCF1=-(100+10)/2=-55(万元)
    NCF2=-20(万元)
    项目计算期n=2+10=12(年)
    固定资产原值=100+20=120(万元)
    生产经营期每年固定资产折旧=(120-10)/10=11(万元)
    生产经营期前4年每年贷款利息=100×10%=10(万元)
    经营期前5年每年开办费摊销额=10/5=2(万元)
    投产后每年利润分别为10,15,20,……,55万元
    终结点回收额=10+20=30(万元)
    根据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的公式:
    经营期净现金流量=该年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该年利息费用+该年回收额
    NCF3=10+11+10+2=33(万元)
    NCF4=15+11+10+2=38(万元)
    NCF5=20+11+10+2=43(万元)
    NCF6=25+11+10+2=48(万元)
    NCF7=30+11+2=43(万元)
    NCF8=35+11=46(万元)
    NCF9=40+11=51(万元)
    NCF10=45+11=56(万元)
    NCF11=50+11=61(万元)
    NCF12=55+11+30=96(万元)

  • 第10题:

    问答题
    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l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l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l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 问题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答题纸表l.1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正确答案: 问题1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800+24)×85%×(1-5%)]÷10=228.038(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费=(2800+24)×15%÷5=84.720(万元)
    表1.1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
    问题2
    计算期末的固定资产余值为:
    (2800+24)×85%一228.038×(10-2)=576.096(万元)
    或:228.038×(10一8)+2824×85%×5%=576.096(万元)
    问题3
    第3年总成本费用:1500+228.038+84.720+49.440=1862.198万元第4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84.720+39.552=2152.310(万元)
    第8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2028.038(万元)
    问题4
    年产量盈亏平衡点:
    BEP(Q)=2152.310×0.4÷(54-2152.310×0.6÷50)=30.56(万件)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盈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拟建工业生产项目的有关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6年。建设投资2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建设期内,每年均衡投入自有资金和贷款各5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流动资金全部用项目资本金支付,金额为300万元,于投产当年投入。 3.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直线法折旧,残值为100万元。 4.项目贷款在运营期的6年间,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法偿还。 5.项目投产第1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700万元和250万元,第2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900万元和300万元,以后各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1000万元和320万元。不考虑项目维持运营投资、补贴收入。 6.企业所得税率为25%,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年折旧费和计算期第8年的固定资产余值。

    正确答案: (1)建设期借款利息:第1年贷款利息=500/2×6%=15.00(万元)第2年贷款利息=[(500+15)+500/2]×6%=45.90(万元)建设期借款利息=15+45.90=60.90(万元)(2)固定资产年折旧费=(2000+60.90-100)/8=245.11(万元)(3)计算期第8年的固定资产余值=固定资产年折旧费×(8-6)+残值=245.11×2+100=590.22(万元)[或=2000+60.90-245.11×6=590.24(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建设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为6000万元。其中,第1年自有资金投入4000万元,第2年贷款投入2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10%。流动资金5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运营期各年净收益均为1100万元,则该项目投资收益率为(  )。
    A

    16.42%

    B

    16.92%

    C

    17.23%

    D

    18.33%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背景: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为8年。项目建设投资31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8年,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残值率为5%。在生产期末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建设期第1年投入建设资金的60%,第2年投入40%,其中每年投资的50%为自有资金,50%由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7%,建设期只计息不还款。生产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3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回收。
    建设单位与银行约定:从生产期开始的6年间,按照每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法偿还。
    预计生产期各年的经营成本均为2600万元,营业收入在计算期第3年为3800万元,第4年为4320万元,第5至第10年均为5400万元。假定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0%,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
    问题:
    (1)计算项目计算期第3年初的累计借款。
    (2)填写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表。
    (3)计算固定资产残值及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
    (4)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5)计算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和财务净现值,并从财务角度评价本项目的可行性。


    答案:
    解析:
    问题(1):
    第1年应计利息=(0+3100×60%×50%/2)×7%=32.55(万元)
    第2年应计利息=(3100×60%×50%+32.55+3100×40%× 50%/2)×7%=89.08(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32.55+89.08=121.63(万元)
    第3年初的累计借款=3100×50%+121.63=1671.63(万元)
    问题(2):
    第1年的期末借款余额=3100×60%×50%+32.55=930+32.55=962.55(万元)
    第2年的期末借款余额=962.55+3100×40%×50%+89.08=620+89.08=1671.63(万元)
    生产期前6年等额本金偿还法,每年应还本金为:1671.63/6=278.61(万元)

    问题(3):
    固定资产残值=(3100+121.63)×5%=161.08(万元)
    年折旧额=(3100+121.63)×(1-5%)/8=382.57(万元)
    问题(4):


    运营期各年总成本费用:
    第3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117.o1=3099.58(万元)
    第4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97.51=3080.08(万元)
    第5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78.01=3060.58(万元)
    第6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58.51=3041.08(万元)
    第7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39.O0=3021.57(万元)
    第8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19.50=3002.07(万元)
    第9年、第10年总成本费用=2600+382.57=2982.57(万元)
    运营期各年所得税:
    第3年所得税=(3800-3099.58-228)×25%=118.11(万元)
    第4年所得税=(4320-3080.08-259.2)×25%=245.18(万元)
    第5年所得税=(5400-3060.58-324)×25%=503.86(万元)
    第6年所得税=(5400-3041.08-324)×25%=508.73(万元)
    第7年所得税=(5400-3021.57-324)×25%=513.61(万元)
    第8年所得税=(5400-3002.07-324)×25%=518.48(万元)
    第9、10年所得税=(5400-2982.57-324)×25%=523.36(万元)
    问题(5):
    财务净现值=4635.74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5-1+|-552.23 |÷1615.52=4.34(年)
    动态投资回收期=5-1+|-665.25|÷1003.24=4.66(年)
    评价:项目自有资金的财务净现值大于0;静态投资回收期4.34年小于基准投

  • 第14题:



    拟建某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58.9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但其中包括无形资产600万元),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自有资金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贷款总额为2000万元,在建设期内每年投入1000万元贷款年利率10%(按月计息),由中国建设银行获得;在运营期初,按照每年最大偿还能力偿还;无形资产在营运期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固定资产残值300万元,按照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12年。本项目第3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4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90%,以后各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流动资金全部为自有资金。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如下表所示;贷款部分不含建设期利息。



    【问题】


    1.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和运营期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费。


    2.计算第3年的税后利润并确定当年可用于偿还建设期贷款本金的资金总额。




    答案:
    解析:

    1.


    (1)建设期贷款利息:i实=(1+10%÷12)12-1=10.47%


    第1年利息=(0+1000÷2)×10.47%万元=52.35万元


    第2年利息=(1000+52.35+1000÷2)×10.47%万元=162.53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52.35+162.53)万元=214.88万元


    (2)固定资产折旧费=(5058.90+214.88-600-300)÷12万元=364.48万元


    (3)无形资产摊销费=600÷8万元=75万元


    2.


    (1)第3年税后利润=(3500-210-2490.84-364.48-75-2214.88+10.47%)×(1-33%)万元=85.61万元


    (2)还款来源资金总额=(85.61+364.48+75)万元=525.09万元





  • 第15题:




    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1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均为18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要求: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下表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答案:
    解析:

    1.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800+24)×85%×(1-5%)]~10=228.038(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费=(2800+24)×15%÷5=84.720(万元)



    2.计算期末的固定资产余值为:


    (2800+24)×85%-228.038×(10-2)=576.096(万元)或:228.038×(10-8)+2824×85%×5%=576.096(万元)


    3.第3年总成本费用:1500+228.038+84.720+49.440=1862.198(万元)


    第4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84.720+39.552=2152.310(万元)


    第8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2028.038(万元)


    4.年产量盈亏平衡点:


    BEP(Q)=2152.310×0.4÷(54-2152.310×0.6÷50)=30.56(万件)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盈利。



  • 第16题:

    (2012年真题)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拟定为15年。项目建设投资10000万元。建设投资在建设期第1年和第2年分别按40%和60%的比例均匀投入。生产期第1年需要流动资金600万元,达产
    年份需要850万元,流动资金在各年年初投入。
    建设期各年建设投资的35%由资本金投入,其余由银行贷款在各年年中投入,贷款年利率为7%,每年计息一次。建设期内不支付利息。
    【问题】
    1.计算项目的建设期利息。
    2.计算项目总投资(含全部流动资金)。


    答案:
    解析:
    1.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建设期第1年银行贷款为:
    10000×40%×(1-35%)=2600(万元),
    建设期第1年借款利息为:
    Q1=2600/2×7%=91(万元);
    建设期第2年银行贷款为:
    10000×60%×(1-35%)=3900(万元);
    建设期第2年借款利息为:
    Q2=(2600+91+3900/2)×7%=324.87(万元)。
    项目的建设期利息为:
    Q=Q1+Q2=91+324.87=415.87(万元)。
    2.计算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10000+415.87+850=11265.87(万元)

  • 第17题:

    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拟定为15年。项目建设投资1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费用8900万元(含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910万元),无形资产费用800万元,其他资产费用300万元。建设投资在建设期第1年和第2年分别按40%和60%的比例均匀投入。生产期第1年需要流动资金600万元,达产年份需要850万元,流动资金在各年年初投入。建设期各年建设投资的35%由资本金投入,其余由银行贷款在各年年中投入,贷款年利率为7%,每年计息一次。
    建设期内不支付利息,自投产后4年内采取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偿还贷款。流动资金的30%来自资本金,70%来自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6%,每年计息一次,生产期不偿还流动资金借款。
    本项目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5年,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残值为0。无形资产在10年内平均摊销,其他资产在5年内平均摊销。项目投产第1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起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达产年销售收入为15000万元,经营成本为4500万元,其中3600万元为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动力等可变成本。以上收入、成本数据均为含税价格。本项目使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营业税金及附加按增值税的12%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建设期利息计入固定资产。
    【问题】
    1.计算项目的建设期利息。
    2.计算项目总投资(含全部流动资金)。
    3.计算项目计算期第5年的偿债备付率,并据此判断项目当年的偿债能力。
    (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计算项目的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第1年银行贷款为:10000×40%×(1-35%)=2600(万元),建设期第1年借款利息为:Q1=2600/2×7%=91(万元);
    建设期第2年银行贷款为:10000×60%×(1-35%)=3900(万元);建设期第2年借款利息Q2=(2600+91+3900/2)×7%=324.87(万元)

    项目的建设期利息为:Q=Q1+Q2=91+324.87=415.87(万元)。
    2.计算项目总投资(含全部流动资金)。
    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10000+415.87+850=11265.87(万元)。
    3.计算项目计算期第5年的偿债备付率,并据此判断项目当年的偿债能力。
    偿债备付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所得税)/应还本付息额
    【注释】
    (1)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
    (2)应还本付息额=还本金额+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即建设投资借款在投产后
    需支付的利息)+流动资金的借款利息+短期借款利息
    (3)还本金额。
    (4)所得税。所得税=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
    税前利润=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折旧和摊销-利息支出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折旧和摊销-利息支出
    (一)计算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1.计算营业收入
    计算期第5年的不含税销售收入:15000/(1+17%)=12820.51(万元)。
    2.计算经营成本
    计算期第5年的不含税经营成本:(4500-3600)+3600/(1+17%)
    =3976.92(万元)。
    3.计算税金及附加
    计算期第3年应纳增值税:(12820.51×70%×17%)
    -3600/(1+17%)×70%×17%-910=249.49(万元)。
    第3年已将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910万元全部抵扣。
    计算期第5年应纳增值税:(12820.51×17%)-[3600/(1+17%)]×17%=1656.41(万元)。
    计算期第5年应纳税金及附加:1656.41×12%=198.77(万元)。4.计算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计算期第5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12820.51-3976.92-198.77=8644.82(万元)。
    (二)计算所得税
    1.计算折旧和摊销
    固定资产原值:8900+415.87-910=8405.87(万元)。
    年折旧额:8405.87/15=560.39(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800/10=80.00(万元)。
    其他资产摊销:300/5=60.00(万元)。
    折旧和摊销:560.39+80.00+60.00=700.39(万元)。
    2.计算利息支出
    计算期第5年应还流动资金利息:850×70%×6%=35.70(万元)。计算期第5年应还建设投资利息:(10000×65%+415.87)
    ×(1-2/4)×7%=242.06(万元)。
    利息支出=35.70+242.06=277.76(万元)。
    3.计算所得税
    计算期第5年所得税:(8644.82-700.39-277.76)
    ×25%=1916.67(万元)。
    (三)计算应还本付息额
    1.计算应还建设投资本金
    计算期第5年应还建设投资本金:(10000×65%+415.87)
    /4=1728.97(万元)。
    2.利息支出见
    (二)2.
    3.计算应还本付息额
    计算期第5年应还本付息额:1728.97+277.76=2006.73(万元)。
    (四)计算偿债备付率
    计算期第5年的偿债备付率:(8644.82-1916.67)/2006.73=3.35>1。
    据此判断,项目具有当年的偿债能力。

  • 第18题:

    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拟定为15年。项目建设投资10000 万元。建设投资在建设期第1年和第2年分别按40%和60%的比例均匀投入。生产期第1年需要流动资金600 万元,达产
    年份需要850 万元,流动资金在各年年初投入。
      建设期各年建设投资的35%由资本金投入,其余由银行贷款在各年年中投入,贷款年利率为7%,每年计息一次。建设期内不支付利息。
      【问题】
      1.计算项目的建设期利息。
      2.计算项目总投资(含全部流动资金)。


    答案:
    解析:
     1.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建设期第1 年银行贷款为:
      10000×40%×(1-35%)=2600(万元),
      建设期第1 年借款利息为:
      Q1=2600/2×7%=91(万元);
      建设期第2 年银行贷款为:
      10000×60%×(1-35%)=3900(万元);
      建设期第2 年借款利息为:
      Q2=(2600+91+3900/2)×7%=324.87(万元)。
      项目的建设期利息为:
      Q=Q1+Q2=91+324.87=415.87(万元)。
      2.计算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10000+415.87+850=11265.87(万元)

  • 第19题:

    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1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均匀投入。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 (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下表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
    表 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 单位:万元



    2) 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 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 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答案:
    解析: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下表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
    表 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 单位:万元



    【正确答案】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800+24)×85%×(1-5%)/10=228.038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费:(2800+24)×15÷5=84.720万元
    表 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




    2) 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正确答案】 计算期末的固定资产余值为:(2800+24)×85%-228.038×(10-2)=576.096(万元)[或:228.038×(10-8)+2824×85%×5%=576.096(万元)]
    因为是有85%的部分形成固定资产,所以(2800+24)×85%是总的固定资产,减去已经折旧了的固定资产228.038×(10-2),就是固定资产余值。

    3) 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正确答案】 第3年总成本费用:1500+228.038+84.720+49.440=1862.198(万元);第4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84.720+39.552=2152.310(万元);第8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2028.038(万元)。

    4) 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正确答案】 年产量盈亏平衡点:2152.310×0.4/(54-2152.310×0.6÷50)=30.56万件。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盈利。[或:也可用BEP(Q)计算值与设计生产能力相比进行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 第20题:

    某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全部为贷款,年利率10%,贷款期限为6年),开办费投资1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万元。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流动资金于第2年末投入。该项目寿命期10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满有10万元净残值;开办费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预计投产后第一年获10万元利润,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收回。计算项目的投资总额。


    正确答案: 投资总额=原始总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30+20=150(万元)

  • 第21题:

    问答题
    某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全部为贷款,年利率10%,贷款期限为6年),开办费投资1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万元。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流动资金于第2年末投入。该项目寿命期10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满有10万元净残值;开办费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预计投产后第一年获10万元利润,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收回。计算项目的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正确答案: 项目的原始总投资=130万元,在项目计算期第5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16(万元),项目计算期第6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32(万元),所以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16/48=5.33(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建设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为7000万元。其中,第1年自有资金投入4000万元,第2年初贷款投入3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流动资金8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均为1300万元。则该项目总投资收益率为(  )。
    A

    16. 17%

    B

    6.41%

    C

    16. 67%

    D

    18. 57%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全部为贷款,年利率10%,贷款期限为6年),开办费投资1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万元。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流动资金于第2年末投入。该项目寿命期10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满有10万元净残值;开办费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预计投产后第一年获10万元利润,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收回。计算项目的投资总额。

    正确答案: 投资总额=原始总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30+20=15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某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全部为贷款,年利率10%,贷款期限为6年),开办费投资1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万元。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流动资金于第2年末投入。该项目寿命期10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满有10万元净残值;开办费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预计投产后第一年获10万元利润,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收回。计算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正确答案: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是在建设期均匀投入的,所以建设期净现金流量为:
    NCF0=-(100+10)/2=-55(万元)
    NCF1=-(100+10)/2=-55(万元)
    NCF2=-20(万元)
    项目计算期n=2+10=12(年)
    固定资产原值=100+20=120(万元)
    生产经营期每年固定资产折旧=(120-10)/10=11(万元)
    生产经营期前4年每年贷款利息=100×10%=10(万元)
    经营期前5年每年开办费摊销额=10/5=2(万元)
    投产后每年利润分别为10,15,20,……,55万元
    终结点回收额=10+20=30(万元)
    根据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的公式:
    经营期净现金流量=该年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该年利息费用+该年回收额
    NCF3=10+11+10+2=33(万元)
    NCF4=15+11+10+2=38(万元)
    NCF5=20+11+10+2=43(万元)
    NCF6=25+11+10+2=48(万元)
    NCF7=30+11+2=43(万元)
    NCF8=35+11=46(万元)
    NCF9=40+11=51(万元)
    NCF10=45+11=56(万元)
    NCF11=50+11=61(万元)
    NCF12=55+11+30=96(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