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提出者是()
第2题:
“灭人欲,存天理”是宋代理学家()的名言。
第3题:
宋明时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家是()
第4题: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理念的合理性及其弊端在哪里?
第5题: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家()法律思想的核心。
第6题:
王守仁和朱熹的教育思想不同点在于()。
第7题:
宋代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第8题: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的人对()。
第9题:
第10题:
德主刑辅
存天理,灭人欲
刑,礼,道迭相为用
道统论
第11题:
第12题:
恤民
存天理,灭人欲
三纲五常
德礼为本,刑政为末
第13题:
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第14题:
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要消灭人的正常欲望。
第15题:
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的论。
第16题:
叔本华赞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第17题:
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第18题:
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第19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天人感应”理论。()
第20题:
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孟子
朱熹
王阳明
王夫之
第23题:
有治人,无治法
无为而治
存天理,灭人欲
德礼政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