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第3题: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
第4题:
普世价值仅在西方国家才存在。
第5题:
我国公安民警群体共同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叫做()。
第6题:
普世价值具有普遍性,多元文化和自由是普世价值的基本要义,它是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道德规范。在当代,西方的普世价值并不“普世”,个别国家把推广“普世价值”纳入其全球战略,常常以国际社会的名义去垄断发展模式的话语权,甚至演化为普世霸权。现在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方制度、文化的“全球化”。对中国而言,破除“中国威胁论”悖论的唯一出路是实现“再全球化”——“真正的全球化”,即尊重和表达各种文化、各种理念和发展模式,充分展示文明多样性的全球化。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构建具有普世价值的“真正的全球化”的理解。
第7题:
试论述第三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在当代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第8题:
只有立足于具体的文化传统,抽象的政治原则和普世价值才能真正扎根。
第9题: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第10题:
就特殊价值而言,每一种文明都是平等的,彼此无高低优劣之分。
特殊价值受特定文明的具体性格的限制,它的适用范围不可能超越其所属文明的界限。
普世价值则超越了文明之间的界限,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普世文明就是要消除文化的多样。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普世价值
第13题:
普世价值之观念,其实早已植根于中国古代“道通为一”、“天下大同”的思想之中,而在西学东渐之时,普世价值之观念亦早已随风而入。2010年的中国哲学,出现了不少探讨普世价值的文章,而这些探讨普世价值的文章,颇多对普世价值的诘难。但是,国内哲学界对普世价值的探讨,有意或无意地,都有着某种与权力合谋的倾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普世价值是存在于中西方哲学界的一个共通的哲学命题
B.2010年中国哲学关于普世价值的探讨所存在的问题
C.中国哲学界对普世价值的探讨着重于对普世价值的诘难
D.中国哲学界对普世价值更多诘难的原因是对权力的屈从
第14题:
离开民族特点和时代精神而照搬所谓普世价值决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第15题:
我们要坚持()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
第16题:
在不同文化中间承认有普世价值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17题:
2013年4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致词中多次强调和平与对话的原则,是普世共同发展价值。普世价值具有普世性,多元文化和自由是普世价值的基本要义。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和平、正义皆属之,它是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道德规范。历史上,中国拥有天下大同梦。中华文化尊崇仁爱、宽容、和谐、诚信、正义、民本、“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理念,和普世价值观是一致的。在新的时代,世界需要中国梦,因为中国模式正在丰富普世价值内涵。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受到以中国崛起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严重冲击,导致“中国威胁论”之滥觞。现在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方制度、文化的“全球化”。对中国而言,破除“中国威胁论”悖论的唯一出路是实现“再全球化”——“真正的全球化”,即尊重和表达各种文化、各种理念和发展模式,充分展示文明多样性的全球化。依据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阐述如何看待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梦”。
第18题: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世界的普世价值。
第19题: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第20题:
人类社会经过数千年的政治实践的相互交往,已经形成了一些最基本的普遍价值。但是,实现这些普世价值的具体制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这种主张是()
第21题: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灯塔”在这里的喻义是指()。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普世价值
马克思主义
世界文明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