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较多
项目数量较少
项目特别重要
项目金额较大
第1题:
第2题:
用以证明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是()。
第3题:
(),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活动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用以证实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的依据。
第4题:
审计人员在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以形成审计结论时,具体的程序和内容包括()。
第5题:
在审计事项包含的(),需要对审计事项某一方面的总体特征作出结论时,审计人员可以进行审计抽样。
第6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活动中,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从被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并作出相应结论的过程,指的是()。
第7题:
审计抽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实施过程中,从被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局部特征,并作出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
第8题:
审计证据
审计依据
审计法规
审计准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审计目标
审计意见
审计计划
审计方案
第11题:
第12题:
检查总体的完整性
抽样单位较少
有特殊风险或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况
审计事项包含的数量较多
第13题:
第14题:
样本量,是指能够使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总体作出()所确定的抽样单位的数量
第15题:
下列情况中可以采用审计抽样进行审查的是()。
第16题:
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涉及的所有凭证、账册和报表等资料进行逐一审查的审计方法称为()
第17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抽样时需要考虑的相关性原则是指抽样总体与()相关。
第18题:
审计人员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考虑哪些事项?
第19题:
审计人员根据样本审计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必须同时承担抽样风险。下列哪一项属于抽样风险?()
第20题:
审计证据
审计底稿
审计日记
审计资料
第21题:
审计抽样
审计测试
审计复核
统计抽样
第22题:
审计意见
审计决定
审计结论
审计通知
第23题:
分析样本误差
推断总体误差
重估抽样风险
形成审计结论
撰写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