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本位
第2题:
第3题:
社工小翟对他的督导说:“我发现给服务对象安排活动容易,但很难改变他们的观念,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习惯了。”督导说:“有些服务对象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但是作为社工,首先要相信他们是会改变的。他们能够根据环境做出调整。一旦他们确定了目标,就会慢慢发生改变的。”督导的上述看法反映了人类行为的()特点。
第4题: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认为人们的能力信念越强,他们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坚持的时间就越长。
第5题:
关于网络消费者说法错误的是()
第6题:
()理论讲述了人们的期望是与他们的努力相关。
第7题:
()是要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态度和行为并消除那些支持这些态度和行为的因素,输给他们一些新观念。
第8题:
有创造性的团队努力达成(),团队成员能够积极主动提供新的想法,并且分享他们的成就。
第9题:
第10题:
治疗的目的是病人体验到他们自己真实的存在,关注的不是治疗症状而是帮助个体全面的体验到他们的存在,即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发展规律他的自我而不是被治疗师的自我所压倒。
治疗的目的是要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位置与价值,不被事先的预想所蒙蔽。
病人必须找到一个他们存在的目标并去实现它,治疗师必须找到一个他们存在的目标并去实现它,并且帮助人们实现他们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的行为。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当事人确认他们可选择的范围,并在其中做出选择,一旦当事人开始了解自己是如何被动地受环境的控制,他们就能够开始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
第11题:
适应性
单一性
发展性
可控性
整合性
第12题:
适应性
单一性
动态性
可控性
指向性
第13题:
A、社会性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14题:
如果你有一些成熟的想法,也可以借和某些员工商量,达成共识,引导员工提出,然后肯定他们的意见,这样,在下一步推进执行时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了()激励方式。
第15题:
提到商人,人们就会认为他们很精明,提到知识分子,人们就会认为他们文质彬彬,提到女人,人们就会认为她们是温柔的,这是一种()现象。
第16题:
一旦人们有了关于他们自身的想法,他们就会努力证明这些自我观念。
第17题:
道德模范之所以成其为道德模范,是因为
第18题:
()讲述人们的期望是与他们努力相关。
第19题:
对城镇刑满释放人员,要努力帮助他们认清形势,尽快转变就业观念,设法做好原单位接收或扶助他们自谋职业、自食其力的工作。
第20题:
第21题:
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想法
他们对事物反应灵敏
具有超前意识的年轻人
成熟稳重的人
第22题:
刻板印象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第23题:
团队目标
团队交互
团队学习
团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