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
潜意识
超我
前意识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潜意识层指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冲动的替代物(如梦、精神症)。其主要特征是具有()。
第4题:
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
第5题:
弗洛伊德在人格结构说中特别强调()在人格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其内容主要是以性为中心的各种原始冲动、本能和曾是意识的但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
第6题: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弗洛伊德主张以无意识为核心的“两部人格”结构说,在后期,他提出()、()和()的三部人格结构
第7题:
精神分析理论中,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上占据着优势,有力地操纵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是被压抑的最深的内容。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指的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能量系统
包括人的各种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
寻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是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内化的结果
第12题:
本我、自我和他我
本我、自我和超我
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本能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本能、现实和理想
第13题:
第14题: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 )
第15题:
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代表着理性和审慎的现实化的本能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中的哪一个组成部分?()
第16题: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
第17题: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
第18题:
试述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意识结构、人格结构和心理异常的起因.
第19题:
弗洛伊德在关于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关系是,认为自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第20题:
原始冲动性
非语言性
无道德性
反社会性
无时间性
第21题:
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部分
心理能量的基本源泉
本能中心所在,是无意识、无理性的
奉行快乐原则
婴儿的人格结构大部分是由本我组成的
第22题:
“本我”
“自我”
“超我”
“本我”和“自我”
第23题:
本我
超我
潜意识
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