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验法
调查法
实验法
观察法
第1题: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不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只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通过( )等行为转变技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纠正不良或异常行为。
A、条件反射
B、模仿学习
C、观察学习
D、无条件反射
第2题:
第3题:
个体欲了解自己的态度、情绪和其他内在状态,部分是通过对观察()和()进行推论而得来的。
A他人外显的行为,行为发生的环境
B自己外显的行为,行为发生的环境
C自己内在的状态,行为发生的环境
D他人内在的状态,行为发生的环境
第4题:
以下哪一种观察方式是心理诊断中的直接观察()
第5题:
实况记录法是通过观察者把直接观察到的认为有价值的、反映被观察者行为或心理的各种表现记录下来。
第6题:
班杜拉(A.Bandura)认为,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的必要条件有()
第7题:
观察员直接观察被观察者的行为、活动,并记录下来,这种观察方法称为()。
第8题:
观察者以感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称为()。
第9题:
社会态度
社会交往
社会认知
社会认同
第10题: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第11题:
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内在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
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内在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外在原因
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
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外在原因
第12题:
案例研究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心理测验法
第13题:
观察者以感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称为()。
A. 测验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观察法
第14题:
第15题:
下列关于社会学的正确表述包括()。
第16题:
()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在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以及其行为的意向性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第17题:
观察者对他人行为易做()。
第18题:
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的区别是()
第19题:
观察者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并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成败原因的方式和过程是()
第20题:
观察者以自己的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来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称()。
第21题:
他人外显的行为,行为发生的环境
自己外显的行为,行为发生的环境
自己内在的状态,行为发生的环境
他人内在的状态,行为发生的环境
第22题:
知觉
感觉
印象
归因
第23题: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社会认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直觉反应,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态度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
偏见态度在构成上包含了较多的情感成分
第24题:
测验法
调查法
实验法
观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