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背景: 某矿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遇到了如下几种情况: 1.3月1日,在施工运输石门时,遇到原地质资料提供的断层破碎带,并发生严重冒顶,造成施工单位增加施工费用支出30万元,影响工期15天。施工单位在3月15日处理完冒顶事故后,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2.在施工下山时,5月1日遇到地质资料提供的含水层,工程师认为该含水层不会造成大的事故,遂指示施工单位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涌水事故,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50万元,影响总工期30天。事故处理完成后项目经理休假30天,回来后,项目经理提出了索赔。

题目
问答题
背景: 某矿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遇到了如下几种情况: 1.3月1日,在施工运输石门时,遇到原地质资料提供的断层破碎带,并发生严重冒顶,造成施工单位增加施工费用支出30万元,影响工期15天。施工单位在3月15日处理完冒顶事故后,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2.在施工下山时,5月1日遇到地质资料提供的含水层,工程师认为该含水层不会造成大的事故,遂指示施工单位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涌水事故,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50万元,影响总工期30天。事故处理完成后项目经理休假30天,回来后,项目经理提出了索赔。 3.8月1日在施工顺槽时,由于遭遇地质资料未提供的断层,使得煤层上移,重新找到煤层后,影响工期10天,施工单位额外支出费用30万元。施工单位在找到煤层后,立即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问题: 1.分别分析几次事件中的索赔。 2.试述承包人的索赔程序。

相似考题
更多“背景: 某矿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遇到了如下几种情况: 1.3月1日,在施工运输石门时,遇到原地质资料提供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程施工单位项目部,在编制项目资料管理计划时,通过建立资料管理流程,明确资料的来源和形成,利于资料收集工作的实施。资料管理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
    施工现场购进一批硅酸盐水泥,收集文件《出厂合格证》应是()形成。

    A.水泥进场前
    B.水泥进场见证取样时
    C.水泥进场见证取样后
    D.监理审核时

    答案:A
    解析:
    施工现场购进一批硅酸盐水泥,收集文件《出厂合格证》应是水泥进场前形成。

  • 第2题:

    某工程施工单位项目部,在编制项目资料管理计划时,通过建立资料管理流程,明确资料的来源和形成,利于资料收集工作的实施。资料管理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
    该项目在砖砌体分项中的一个检验批验收记录应在()形成。

    A.施工过程完成后
    B.施工单位自检后
    C.报监理验收后
    D.报总监验收后

    答案:C
    解析:
    在砖砌体分项中的一个检验批验收记录应在报监理验收后形成

  • 第3题:

    业主为增加资源产出,计划对原矿井进行改扩建。为避免越界、影响邻近矿井开采,业主的改扩建工作仅以原开采范围的“地盘”面积进行延深。改扩建需新建立井井筒,和深660m水平的一主要运输大巷。为避免新建区域的勘探工作,业主利用原有地质资料并通过已掌握的地质情况,绘制了新建井的深部地质和水文资料图,作为招标和施工的依据。新的地质与水文地质图表示,新井筒的浅部地质情况简单,只在深625m位置将遇到65m3/h的含水层。新建巷道将在井底车场外穿越一断层。最终,业主通过议标的形式落实了承包该工程的某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根据业主的要求,依据业主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以及无设计单位盖章的图纸,编制完成了井筒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业主的同意。井筒的前期施工尚比较顺利,直到井深620m突然出现了涌水量有95m3/h的含水层,因准备不足,没能来得及实施防水措施,只能勉强采取截、导的办法强行过含水层的,严重地影响了施工质量。事后,施工单位吸取了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不准的教训,向业主提出了巷道施工的地质资料要求。
    一个月后当施工刚要进入正常时,业主遇地方管理部门的检查警告后仍无法提供施工许可,而受到责令停工和罚款的处分,施工单位被处以罚款并只得窝工待业。
    问题:
    1.地方管理部门的处理是否正确分析说明业主无法提供施工许可的原因。
    2.造成井筒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背景情况,施工单位应要求业主补充提供哪些具体的地质资料


    答案:
    解析:
    问题1
    地方主管部门的处理是正确的。因为建设单位被警告后仍未能提供施工许可,业主和施工方均应受停工和罚款处理。
    业主未能提供施工许可的原因包括:1)业主改扩建未被许可;2)项目未有批准的勘探报告;3)设计不合法且未被批准;4)施工条件不足(至少缺井筒检查钻)等。
    处理正确应说明两项,一是业主和施工单位同时受罚,这说明在这种问题中施工单位也是应承担责任的,这是施工单位应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二是停工和罚款的处分。
    获取项目的施工许可,应具备以下几项条件:
    (1)业主改扩建矿井,属于扩大、变更矿区范围,占有国家资源;按相关法律要求,此改扩建应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并应根据资源法要求,完成购买资源的过程才能获得该资源的开发,获得相应范围的资源开采许可、资源勘探许可。业主以没有扩大“地盘”和没有越界为由,没有进行资源购置,也没有获得开采许可、勘探许可,因此,余下的工作都不能进行。
    (2)当没有获得勘探许可后,就不可能有经批准的勘探资料和资源评价。
    (3)没有合法和合格的勘探资料,就不存在矿井初步设计的依据,不能进行该改扩建设计。
    (4)作为矿井施工的依据,矿井设计不仅应有合法的设计依据,该项设计还应经安全、环保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5)还应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完成施工.条件准备,包括井筒检查孔资料的基础上申请并获得项目开工批准。
    问题2
    造成井筒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地质资料与水文地质资料不清,没有符合要求的井筒检查钻孔地质勘探资料;
    (2)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有疑必探”的原则处理井筒施工工作;
    (3)因为对含水层位置和涌水量情况不清楚。故没有采用堵水的方法来保证施工质量;
    (4)施工中对涌水情况没有应急准备,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造成防治水的措施不力。
    (1)井筒检查孔是井筒施工必要的措施,除有特殊条件外都必须在井筒施工前完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按规定,施工中有涌水隐患时应采取“有疑必探”的措施,施工单位违规。井下通过勘探方法了解的地质资料或水文资料,对于含水层位置、涌水量等内容与实际情况有偏差经常是正常的,没有采取“有疑必探”的措施是施工单位的重大失误,施工技术人员应有明确的观念和充分的警惕性。施工单位不能以资料问题的理由推卸这一重大责任;
    (3)因为没有正确的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也因为没有进行“有疑必探”,因而对涌水位置准备不足,对涌水量大小不清楚,因而没有能采取工作面注浆堵水的措施是井筒施工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导致施工被迫在工程条件和环境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应付水害;这方面责任问题应是双方承担;
    (4)施工单位对付水患的准备不足,在井筒出现较大涌水时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为保施工质量只能穷于应付。这也是施工方的责任。
    问题3
    巷道情况:巷道顶、底板岩层性质,围岩分布等;
    断层资料:断层具体位置、倾斜角度、断层性质、落差大小、上下岩层分布等;
    巷道岩层渗涌水情况:含水层位置、渗漏水点位置、涌水大小,与断层导通情况等;老窑情况:分布位置、开采时间、开采范围、含水状况、周围含水层关系等。
    本题应结合背景分析。运输大巷是一条沿岩层的巷道,应了解巷道顶底板岩性情况及巷道涌水情况。另外应了解的内容主要是:1)断层情况,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断层区段的岩性变化,影响掘支施工;其次是断层对涌水的影响。可以通过断层参数掌握断层与含水层关系,而断层性质关系到断层周围的岩石性质及其与涌水关系;2)关于老窑情况,因为是老矿,开采的老窑是否有积水,现有积水状况以及积水与含水的关系。

  • 第4题:

    背景资料:
    业主为增加资源产出,计划对原矿井进行改扩建。为避免越界、影响邻近矿井开采,业主的改扩建工作仅以原开采范围的“地盘”面积进行延深。改扩建需新建立井井筒,和深660m水平的一主要运输大巷。为避免新建区域的勘探工作,业主利用原有地质资料并通过已掌握的地质情况,绘制了新建井的深部地质和水文资料图,作为招标和施工的依据。新的地质与水文地质图表示,新井筒的浅部地质情况简单,只在深625m位置将遇到65m3/h的含水层。新建巷道将在井底车场外穿越一断层。最终,业主通过议标的形式落实了承包该工程的某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根据业主的要求,依据业主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以及无设计单位盖章的图纸,编制完成了井筒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业主的同意。井筒的前期施工尚比较顺利,直到井深620m突然出现了涌水量有95m3/h的含水层,因准备不足,没能来得及实施防水措施,只能勉强采取截、导的办法强行过含水层的,严重地影响了施工质量。
    事后,施工单位吸取了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不准的教训,向业主提出了巷道施工的地质资料要求。
    一个月后当施工刚要进入正常时,业主遇地方管理部门的检查警告后仍无法提供施工许可,而受到责令停工和罚款的处分,施工单位被处以罚款并只得窝工待业。
    问题:
    1.地方管理部门的处理是否正确分析说明业主无法提供施工许可的原因。
    2.造成井筒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背景情况,施工单位应要求业主补充提供哪些具体的地质资料


    答案:
    解析:
    1、地方主管部门的处理是正确的。因为建设单位被警告后仍未能提供施工许可,业主和施工方均应受停工和罚款处理。
    业主未能提供施工许可的原因包括:1)业主改扩建未被许可;2)项目未有批准的勘探报告;3)设计不合法且未被批准;4)施工条件不足(至少缺井筒检查钻)等。
    2、造成井筒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地质资料与水文地质资料不清,没有符合要求的井筒检查钻孔地质勘探资料;
    (2)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有疑必探”的原则处理井筒施工工作;
    (3)因为对含水层位置和涌水量情况不清楚,故没有采用堵水的方法来保证施工质量;
    (4)施工中对涌水情况没有应急准备,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造成防治水的措施不力。
    3、巷道情况:巷道顶、底板岩层性质,围岩分布等;
    断层资料:断层具体位置、倾斜角度、断层性质、落差大小、上下岩层分布等;
    巷道岩层渗涌水情况:含水层位置、渗漏水点位置、涌水大小,与断层导通情况等;
    老窑情况:分布位置、开采时间、开采范围、含水状况、周围含水层关系等。

  • 第5题:

    某矿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遇到了如下几种情况:
    1.3月1日,在施工运输石门时,遇到原地质资料提供的断层破碎带,并发生严重冒顶,造成施工单位增加施工费用支出30万元,影响工期15天。施工单位在3月15日处理完冒顶事故后,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2.在施工下山时,5月1日遇到地质资料提供的含水层,工程师认为该含水层不会造成大的事故,遂指示施工单位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涌水事故,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50万元,
    影响总工期30天。事故处理完成后项目经理休假30天,回来后,项目经理提出了索赔。
    3.8月1日在施工顺槽时,由于遭遇地质资料未提供的断层,使得煤层上移,重新找到煤层后,影响工期10天,施工单位额外支出费用30万元。施工单位在找到煤层后,立即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问题
    1.分别分析几次事件中的索赔。
    2.试述承包人的索赔程序。


    答案:
    解析:
    1.事件1索赔不成立,因为该地质状况是在预先的地质报告中提供给了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报价应该视为已经包含处理该不良地质情况的费用。
    事件2索赔理由成立,因为是工程师的错误指令造成了施工单位的经济和工期损失,但是索赔却不能成立,因为索赔意向超过了28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之内提出索赔意向。
    事件3的索赔成立,因为是不可遇见的地质情况造成了施工单位的损失,而且该特殊断层并未在地质报告中标注。
    2.承包人的索赔程序是:
    1)首先由承包人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矿山工程索赔事件发生后,承包人应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内向工程师递交索赔意向通知,声明将对此事件索赔。如果超过这个期限,业主(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承包人的索赔要求。
    以后承包人将正式向业主(监理工程师)递交索赔报告。索赔意向通知提交后的28天内,或业主(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他合理时间,承包人应递送正式的索赔报告。
    2) 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核索赔报告。接到承包人的索赔意向通知后,业主(监理工程师)应认真研究、审核承包人报送的索赔资料。以判定索赔是否成立。判定索赔成立的原则包括:与合同相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施工成本的额外支出,或总工期延误;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延误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应承担的责任,包括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提交了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3)确定合理的补偿额。经业主(监理工程师)核查同意补偿后,补偿的额度往往与承包人的索赔要求的额度不一致。主要原因有:对承担这事件责任的界限划分不清或不一致;索赔证据不充分;索赔计算的依据和方法分歧较大等。双方应就索赔的处理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按合同的争议条款提交约定的仲裁机构仲裁或诉讼。

  • 第6题:

    某矿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遇到了如下几种情况:
    事件1:3月5日,在施工运输石门时,遇到原地质资料提供的断层破碎带,并发生冒顶,造成施工单位增加施工费用支出35万元,影响工期10天。施工单位在3月15日处理完冒顶事故后,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事件2:在施工下山时,5月9日遇到地质资料提供的含水层,工程师认为该含水层不会造成大的事故,遂指示施工单位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涌水事故,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68万元,影响总工期26天。事故处理完成后继续施工,于12月26日竣工后,项目经理提出了索赔。
    事件3:7月21日在施工顺槽时,由于遭遇地质资料未提供的断层,影响工期9天,施工单位额外支出费用23万元。施工单位立即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问题
     1.分别分析几次事件中的索赔。
     2.试述承包人的索赔程序。


    答案:
    解析:
    1.事件1索赔不成立,因为该地质状况是在预先的地质报告中提供给了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报价应该视为已经包含处理该不良地质情况的费用。事件2索赔理由成立,因为是工程师的错误指令造成了施工单位的经济和工期损失,但是索赔却不能成立,因为索赔意向超过了28d,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d之内提出索赔意向。事件3的索赔成立,因为是不可预见的不利地质情况造成了施工单位的损失,而且该断层并未在地质报告中标注。
     2.承包人的索赔程序是:
    (1)首先由承包人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矿山工程索赔事件发生后,承包人应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d内向工程师递交索赔意向通知,声明将对此事件索赔。如果超过这个期限,业主(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承包人的索赔要求。索赔意向通知提交后的28d内,或业主(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他合理时间,承包人应递送正式的索赔报告。
    (2)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核索赔报告。接到承包人的索赔意向通知后,业主(监理工程师)应认真研究、审核承包人报送的索赔资料。以判定索赔是否成立。判定索赔成立的原则包括:与合同相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施工成本的额外支出,或总工期延误;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延误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应承担的责任;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提交了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3)确定合理的补偿额。经业主(监理工程师)核查同意补偿后,补偿的额度往往与承包人的索赔要求的额度不一致。主要原因有:对承担这事件责任的界限划分不清或不一致;索赔证据不充分;索赔计算的依据和方法分歧较大等。双方应就索赔的处理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按合同的约定提交仲裁机构仲裁或诉讼。

  • 第7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已经签订施工合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陆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处理,对遇到的下列问题,请问该如何处理。在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在夜间浇筑混凝土,经业主同意并办理了有关手续。按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在晚上11点以后一般不得施工,若有特殊需要给附近居民补贴,此项费用应由谁来承担?


    正确答案: 夜间施工已经业主同意,并办理了有关手续后应由业主承担有关费用。

  • 第8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已经签订施工合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陆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处理,对遇到的下列问题,请问该如何处理。在基槽开挖土方完成后,施工单位未按施工组织设计对基槽四周进行围栏防护,业主代表进入施工现场不慎掉人基坑摔伤,由此发生的医疗费用应由谁来支付,为什么?


    正确答案: 在基槽开挖土方后,在四周设置围栏,按合同文件规定是施工单位的责任。未设同栏而发生人员摔伤事故,发生的医疗费用应由施工单位支付。

  • 第9题:

    【背景材料】某工程项目业主委托了一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在委托监理任务之前,业主与施工单位已经签订施工合同。监理单位在执行合同中陆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处理,若你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对遇到的下列问题,应提出怎样的处理意见?在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在夜间浇筑混凝土,经业主同意并办理了有关手续。按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在晚上11点以后一般不得施工,若有特殊情况,需要给附近居民补贴,此项费用由谁来承担?


    正确答案: 夜间施工虽经业主同意,并办理了有关手续,但应由施工单位承担有关费用。

  • 第10题:

    多选题
    应及时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和编录的情况有( )等。
    A

    新开掘立井井筒施工

    B

    主要穿层石门施工

    C

    井巷施工遇到陷落柱时

    D

    井巷施工遇到裂隙时

    E

    井巷穿过含水层时


    正确答案: D,E
    解析: 需要进行水文观测量、编录、实测绘制水文地质剖面图的情况包括:
    (1)对新开凿的井筒、主要穿层石门及开拓巷道;
    (2)当井巷穿过含水层时;并测定其含水层裂隙的产状、形态以及充填状况等;
    (3)井巷掘进遇岩溶时,应当观测其形态、充水状况等;
    (4)井巷掘进遇陷落柱时,应当观测其内外地层产状、涌水等,判定陷落柱发育高度;
    (5)井巷掘进遇断裂构造,应当测定其断距、产状及导水性等;
    对含水岩层的裂隙,应测定其产状、充填,因为含水层裂隙的这些参数影响含水层的导水性。所以裂隙不一定是涌水的决定性条件。

  • 第11题:

    多选题
    矿井水文地质勘探和煤田水文地质勘探的主要区别是()。
    A

    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是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进行的

    B

    可以验证和深化煤田水文地质勘探对井田(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

    C

    可以根据矿井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勘探

    D

    矿井水文地质勘探为矿井建设生产和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E

    矿井水文地质勘探可以用煤田水文地质勘探所取代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已经签订施工合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陆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处理,对遇到的下列问题,请问该如何处理。在基槽开挖土方完成后,施工单位未按施工组织设计对基槽四周进行围栏防护,业主代表进入施工现场不慎掉人基坑摔伤,由此发生的医疗费用应由谁来支付,为什么?

    正确答案: 在基槽开挖土方后,在四周设置围栏,按合同文件规定是施工单位的责任。未设同栏而发生人员摔伤事故,发生的医疗费用应由施工单位支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工程施工单位项目部,在编制项目资料管理计划时,通过建立资料管理流程,明确资料的来源和形成,利于资料收集工作的实施。资料管理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
    施工单位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管理流程应是施工单位编制,内部审批,报()审核形成。

    A.项目部
    B.公司技术部
    C.公司技术负责人
    D.监理单位

    答案:D
    解析:
    施工单位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管理流程应是施工单位编制,内部审批,报监理单位审核形成。

  • 第14题:

    某工程施工单位项目部,在编制项目资料管理计划时,通过建立资料管理流程,明确资料的来源和形成,利于资料收集工作的实施。资料管理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
    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在提请监理单位进行分部工程验收时应提交()文件。

    A.所含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资料
    B.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资料
    C.该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D.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样检测检验结果
    E.观感质量资料

    答案:A,C,D,E
    解析:
    (2)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规定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规定。4)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 第15题:

    背景资料:
    某生产矿井采用立井开拓,年生产能力90万t,采用副井进风、主井回风通风方式。
    矿井生产已经多年,为保证矿井生产的正常接替,经研究决定实施矿井延深。矿井延深方案是在工业广场内新开一个副井,距离原副井150m,原副井将作为回风井。
    考虑到该矿井表土为不稳定土层,且含水较大,新副井设计采用冻结法施工。为节约工程投资,新副井的设计采用了原主、副井的地质资料。
    在新副井的招标工作中,新副井井筒冻结工程和掘砌工程作为两个独立的工程项目先后进行招标,某矿建施工单位先后中标。在签订合同时,该矿井招标部门认为两项工程由同一家单位中标,可减少部分措施工程费,要求施工单位在原投标报价的基础上优惠10%,施工单位提出不同意见。
    问题:
    1.该矿井延深新副井设计采用原井筒的地质资料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新副井施工井筒检查钻孔的布置有何要求
    3.该矿井将新副井井筒工程划分为冻结工程和掘砌工程分别进行招标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针对矿井招标部门提出的优惠要求,施工单位应如何应对


    答案:
    解析:
    问题1 该矿井延深新副井设计采用原井筒的地质资料不合理。因为新副井距离原井筒的距离较远,加之地质条件的变化,所参考的资料准确性不够;另外,新副井属于延深井筒,深度大于原主副井,新副井深部地质资料没有,应该新打检查钻孔进行探明。原主、副井地质资料只能做参考,不能作为设计依据。
    问题2
    新副井井筒检查钻孔布置的要求是:
    (1)井筒检查钻孔不应布置在井筒范围内;
    (2)井筒检查钻孔距井筒中心不应超过25m;
    (3)井筒检查钻孔的深度宜大于新副井设计深度10m。
    问题3
    该矿井将新副井井筒工程划分为冻结工程和掘砌工程分别进行招标是合理的。因为立井井筒工程属于单位工程,其中井筒掘砌工程具有独立施工的条件,可以独立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冻结工程属于井筒工程中的特殊专业工程,可以独立进行招标。
    问题4
    针对矿井招标部门提出的优惠要求,施工单位不应同意,应对办法是:
    (1)向招标部门说明,投标报价合理,在已经中标第1项工程的基础上,投标第2项工程已经考虑降低了相关的措施工程费;
    (2)根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签订合同,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内容一致。

  • 第16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了一家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监理。在委托监理任务之前,业主与施工单位已经签订了施工合同。监理单位在施工监理过程中陆续遇到了许多问题需要进行处理。若你作为该项目的监理工程师,对遇到的下列问题,请予以解答
    【问题】2.施工合同中规定,业主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图纸2套。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业主另外提供施工图纸3套。请问这3套图纸的复制费用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答案:
    解析:
    2.该3套施工图纸的复制费用应由施工单位。因为合同条款规定,业主免费提供2套图纸,如施工单位还有需要,应自费复制。

  • 第17题:

    应及时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和编录的情况有( )等。

    A.新开掘立井井筒施工
    B.主要穿层石门施工
    C.井巷施工遇到陷落柱时
    D.井巷施工遇到裂隙时
    E.井巷穿过含水层时

    答案:A,B,C,E
    解析:
    需要进行水文观测量、编录、实测绘制水文地质剖面图的情况包括:
    (1)对新开凿的井筒、主要穿层石门及开拓巷道;
    (2)当井巷穿过含水层时;并测定其含水层裂隙的产状、形态以及充填状况等;
    (3)井巷掘进遇岩溶时,应当观测其形态、充水状况等;
    (4)井巷掘进遇陷落柱时,应当观测其内外地层产状、涌水等,判定陷落柱发育高度;
    (5)井巷掘进遇断裂构造,应当测定其断距、产状及导水性等; 对含水岩层的裂隙,应测定其产状、充填,因为含水层裂隙的这些参数影响含水层的导水性。所以裂隙不一定是涌水的决定性条件。

  • 第18题:

    背景
    某矿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遇到了如下几种情况:
    事件1:3月5日,在施工运输石门时,遇到原地质资料提供的断层破碎带,并发生冒顶,造成施工单位增加施工费用支出35万元,影响工期10天。施工单位在3月15日处理完冒顶事故后,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事件2:在施工下山时,5月9日遇到地质资料提供的含水层,工程师认为该含水层不会造成大的事故,遂指示施工单位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涌水事故,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68万元,影响总工期26天。事故处理完成后继续施工,于12月26日竣工后,项目经理提出了索赔。
    事件3:7月21日在施工顺槽时,由于遭遇地质资料未提供的断层,影响工期9天,施工单位额外支出费用23万元。施工单位立即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问题
     1.分别分析几次事件中的索赔。
     2.试述承包人的索赔程序。


    答案:
    解析:
    1.事件1索赔不成立,因为该地质状况是在预先的地质报告中提供给了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报价应该视为已经包含处理该不良地质情况的费用。事件2索赔理由成立,因为是工程师的错误指令造成了施工单位的经济和工期损失,但是索赔却不能成立,因为索赔意向超过了28d,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d之内提出索赔意向。事件3的索赔成立,因为是不可预见的不利地质情况造成了施工单位的损失,而且该断层并未在地质报告中标注。
    2.承包人的索赔程序是:
    (1)首先由承包人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矿山工程索赔事件发生后,承包人应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d内向工程师递交索赔意向通知,声明将对此事件索赔。如果超过这个期限,业主(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承包人的索赔要求。索赔意向通知提交后的28d内,或业主(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他合理时间,承包人应递送正式的索赔报告。
    (2)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核索赔报告。接到承包人的索赔意向通知后,业主(监理工程师)应认真研究、审核承包人报送的索赔资料。以判定索赔是否成立。判定索赔成立的原则包括:与合同相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施工成本的额外支出,或总工期延误;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延误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应承担的责任;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提交了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3)确定合理的补偿额。经业主(监理工程师)核查同意补偿后,补偿的额度往往与承包人的索赔要求的额度不一致。主要原因有:对承担这事件责任的界限划分不清或不一致;索赔证据不充分;索赔计算的依据和方法分歧较大等。双方应就索赔的处理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按合同的约定提交仲裁机构仲裁或诉讼。

  • 第19题:

    吊装作业时,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在施工现场核实天气情况,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吊装()。

    • A、室外作业遇到暴雨、大雾
    • B、室外作业遇到大雪
    • C、5级以下大风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已经签订施工合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陆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处理,对遇到的下列问题,请问该如何处理。施工合同中规定,业主给施工单位供应图纸7套,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要求业主再提供3套图纸,施工图纸的费用应由谁来支付?


    正确答案: 合同规定业主供应图纸7套,施工单位再要3套图纸,超出合同规定故增加的图纸费用应由施工单位支付。

  • 第21题:

    【背景材料】某工程项目业主委托了一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在委托监理任务之前,业主与施工单位已经签订施工合同。监理单位在执行合同中陆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处理,若你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对遇到的下列问题,应提出怎样的处理意见?施工合同规定,业主给施工单位供应图纸7套,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要求业主再提供3套图纸,增加的施工图纸的费用应由谁来支付?


    正确答案: 合同规定业主供应图纸7套,施工单位再要3套图纸,超出合同规定,故增加的图纸费用由施工单位支付。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已经签订施工合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陆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处理,对遇到的下列问题,请问该如何处理。施工合同中规定,业主给施工单位供应图纸7套,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要求业主再提供3套图纸,施工图纸的费用应由谁来支付?

    正确答案: 合同规定业主供应图纸7套,施工单位再要3套图纸,超出合同规定故增加的图纸费用应由施工单位支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矿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遇到了如下几种情况: 1.3月1日,在施工运输石门时,遇到原地质资料提供的断层破碎带,并发生严重冒顶,造成施工单位增加施工费用支出30万元,影响工期15天。施工单位在3月15日处理完冒顶事故后,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2.在施工下山时,5月1日遇到地质资料提供的含水层,工程师认为该含水层不会造成大的事故,遂指示施工单位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涌水事故,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50万元,影响总工期30天。事故处理完成后项目经理休假30天,回来后,项目经理提出了索赔。 3.8月1日在施工顺槽时,由于遭遇地质资料未提供的断层,使得煤层上移,重新找到煤层后,影响工期10天,施工单位额外支出费用30万元。施工单位在找到煤层后,立即向工程师提出了索赔。 问题: 1.分别分析几次事件中的索赔。 2.试述承包人的索赔程序。

    正确答案: 1.事件1索赔不成立,因为该地质状况是在预先的地质报告中提供给了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报价应该视为已经包含处理该不良地质情况的费用。事件2索赔理由成立,因为是工程师的错误指令造成了施工单位的经济和工期损失,但是索赔却不能成立,因为索赔意向超过了28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之内提出索赔意向。事件3的索赔成立,因为是不可遇见的地质情况造成了施工单位的损失,而且该特殊断层并未在地质报告中标注。
    2.承包人的索赔程序是:
    1)首先由承包人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矿山工程索赔事件发生后,承包人应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内向工程师递交索赔意向通知,声明将对此事件索赔。如果超过这个期限,业主(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承包人的索赔要求。以后承包人将正式向业主(监理工程师)递交索赔报告。索赔意向通知提交后的28天内,或业主(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他合理时间,承包人应递送正式的索赔报告。
    2)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核索赔报告。接到承包人的索赔意向通知后,业主(监理工程师)应认真研究、审核承包人报送的索赔资料。以判定索赔是否成立。判定索赔成立的原则包括:与合同相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施工成本的额外支出,或总工期延误;造成
    费用增加或工期延误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应承担的责任,包括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提交了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3)确定合理的补偿额。经业主(监理工程师)核查同意补偿后,补偿的额度往往与承包人的索赔要求的额度不一致。主要原因有:对承担这事件责任的界限划分不清或不一致;索赔证据不充分;索赔计算的依据和方法分歧较大等。双方应就索赔的处理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按合同的争议条款提交约定的仲裁机构仲裁或诉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已经签订施工合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陆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处理,对遇到的下列问题,请问该如何处理。在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在夜间浇筑混凝土,经业主同意并办理了有关手续。按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在晚上11点以后一般不得施工,若有特殊需要给附近居民补贴,此项费用应由谁来承担?

    正确答案: 夜间施工已经业主同意,并办理了有关手续后应由业主承担有关费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