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背景资料某井筒工程,井筒总深度为700m,采用总价合同,合同总价4200万元,工期12个月。预计在520m 处将穿过一涌水量为34m3/h,厚度为30m的含水层;根据地质资料在610m深处将要穿过一厚度为6.8m的煤层,该煤层有瓦斯突出危险。问题1)在穿过含水层时,实际涌水量为38m3/h,出现以下问题:(1)施工单位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对涌水进行了处理,处理的直接工程费为35万元,工期28天,如何处理该费用和工期?(2)在随后掘进过程中,由于预注浆效果较差,只掘进了10m左右,涌水量已达到了28m3/

题目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井筒工程,井筒总深度为700m,采用总价合同,合同总价4200万元,工期12个月。预计在520m 处将穿过一涌水量为34m3/h,厚度为30m的含水层;根据地质资料在610m深处将要穿过一厚度为6.8m的煤层,该煤层有瓦斯突出危险。问题1)在穿过含水层时,实际涌水量为38m3/h,出现以下问题:(1)施工单位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对涌水进行了处理,处理的直接工程费为35万元,工期28天,如何处理该费用和工期?(2)在随后掘进过程中,由于预注浆效果较差,只掘进了10m左右,涌水量已达到了28m3/h, 能否强行通过?为什么?(3)对于(2)的问题,无论是否强行通过,均会涉及到费用和工期问题。如何处理该费用和工期?2)施工单位的作业规程中有以下内容:(1)掘进工作面距煤层10m时,应停止掘进,并布置检测钻孔。(2)掘进时采用水胶炸药和秒延期电雷管。(3)采用矿用放炮器放炮。3)井筒采用伞钻打眼、短段掘砌单行作业、现浇混凝土支护,回答下列问题:(1)是否需要临时支护?为什么?(2)如何保证井壁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考题
更多“背景资料某井筒工程,井筒总深度为700m,采用总价合同,合同总价4200万元,工期12个月。预计在520m 处将穿过一涌”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立井井筒施工任务,该井筒净直径4.5m,深度860m,为固定总价合同。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收集调研附近30公里处一矿井的地质资料作参照,合同约定井筒最大涌水量为15m3/h,建设工期11个月。施工中遇到了突发性的50m3/h的涌水,经过施工单位的努力,最后强行通过,但是由于涌水大,费用增多、工期拖延。事件发生以后.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增加施工设备投入和工作人员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并承诺如果按原合同工期完成将给予奖励。6个月后,建设单位却因未办妥采矿许可证,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因为没有施工许可证而同时被罚。
    问题:
    1.根据背景条件,本项目是否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说明理由。
    2.井筒突发性大量涌水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3.建设单位的“要求”能否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 为什么
    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否合理 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本项目不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工作量难以确定,对各方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均较大。

    通过本案例分析,可以了解矿山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的几个内容。本工程尽管工期不长,但是由于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完备,地下地质条件的变化比较大,工程量难以确定,因而,项目的风险比较大。因此一般不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否则,应提出明确的变更条款以避免风险导致的损失。
    2、本工程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完备,施工中遇到突发性涌水,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建设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可以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地质条件是矿山井下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地层的地质和水文条件还难以精确量化描述,地质勘察水平不能全部满足生产、施工所需的详尽的、具有足够精度的地质资料,因此矿山开发和生产会有很多可变因素。为预防地下水的不确定性影响,所以安全规程提出了“有疑必探”的原则。本案例施工单位由于地质资料不完备,施工中遇到突发性涌水,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建设单位承担,可以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在矿山工程中,因地质条件的重大改变施工单位要求索赔的事项是频频发生的,这也是矿山工程项目的特点。在矿山施工中,不仅要对这种情况有充分的估计和应对准备,还要充分利用管理、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与经验,充分做好预案,避免利益的损失。
    3、建设单位的“要求”不能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
    井筒直径仅为4.5m的立井,施工空间非常有限.一味采用增加人员、设备等类似于地面工程的方法,不仅不能提高进度,反而会增大投资,增加安全隐患。
    对于井筒直径仅为4.5m的立井,其施工空间非常有限,一味采用增加人员、设备等类似于地面工程的方法,在井下有限的空间里是行不通的,可能不仅不会有效,反而会引起负面作用,能否实现尚要详细分析。因此建设单位要求采用(增加)大型设备施工直径4.5m的井筒是不合理的,必须制定详细的工序衔接措施,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快工期进度。
    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合理的。
    因为按照我国现行相关规定,施工许可证是工程开工的必要条件。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没有施工许可证时被罚是应该的。背景反映,没有施工许可的原因主要是建设方没有获得采矿许可。采矿许可是矿山开采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属于国家,国家对资源开采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包括地点、矿产类别、规模大小以及企业性质及其为获得采矿权所必须支付的采矿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等费用。

  •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沙,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施工0.5个月后难以通过。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总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事件二: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约50m3/h,施工单位报请建设单位同意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事件三: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验收未通过。
    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致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然后,顺利通过验收。
    问题:
    1.在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否合理?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否索赔成功?索赔的工期是多少?
    2.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在事件三中,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否合理?为什么?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能否得到补偿?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答案:
    解析:
    问题1【参考答案】 施工单位的变更合理。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索赔成功。索赔的工期是1个月。
    【考点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合同变更的具体情况,以及由于变更产生的索赔问题。
    本项目的变更是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导致的,因而,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合理的,由此产生的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施工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1)合同中任何工作工程量的改变;
    2)工作质量或其他特性的变更;
    3)工程任何部分标高、位置和尺寸的改变;
    4)删减任何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
    5)进行永久工程所必需的任何附加工作、永久设备、材料供应或其他服务的变更;
    6)改变原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
    7)施工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8)其他变更,如暂停施工、工期延长、不可抗力发生等也可进行变更。
    问题2【参考答案】
    施工单位应该首先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然后提交索赔报告和有关证明资料,业主在对索赔报告进行评审后确定合理的补偿额。可申请索赔工期2个月,费用200万元。
    【考点解析】
    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可针对工程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工程变更进行索赔,具体程序是:首先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然后提交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业主在对索赔报告进行评审后确定合理的补偿额。事件二中基岩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所发生的工期延长及费用增加均可进行索赔。
    问题3【参考答案】
    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合理的。
    因为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超过规范要求。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不能得到补偿。
    因为这是施工单位井壁施工质量欠佳造成渗漏水严重的后果,是施工单位自己的责任。
    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150万元(130+2×10=150万元)。因为需要承担因总工期延误带来的建设单位的罚款。
    【考点解析】
    熟悉井筒验收时对涌水量的要求。对井筒验收的涌水量超过规范规定进行壁后注浆不可以进行索赔,因为这是施工单位井壁施工质量欠佳造成渗漏水严重的后果,是施工单位自己的责任。同时,应履行合同中的相关约定。本项目的施工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这个损失施工单位应考虑。

  • 第3题:

    背景资料
    某80万吨矿井采用一对立井井筒开拓方式,一施工企业承揽了一个直径为5m,深度为410m的主井井筒,承包价格为每米2万元,另外临时设施费为100万元,总承包价格为1000
    万元。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设计更改,使井筒深度增加了 100m。业主提出按原价每米2 万元的造价,增加费用170万元,与承包商商议。
    问题:

    (1)建设单位提出的计价方法是否合理?
    (2)提出承包商的合理处理意见。
    (3)说明各种合同变更的程序。


    答案:
    解析:
    合同内容变更经常有工程量变更、工程质量或特性变更、工程位置尺寸变更、删减合同工 作内容、附加一些工程、施工时间或工期的变更等内容。
    (1)根据合同变更范围的规定,增加工程量的变更指令应是增加与合同工作范围性质一致 的新增工作内容,而且不应以变更指令的形式要求承包商使用超过他目前正在使用或计划使用 的施工设备范围去完成新增工程。显然,井筒加深100m,不仅是简单的工程量增加。因为由于井筒深度增加100m,至少是现有的提升钢丝绳需要更换。因为案例没有交待其他设备设施及地质水文条件等内容,可能的更换还包括绞车、排水等。如果地质条件复杂,还会影响施工方案。 因此,这种变更的要求应该“按一个单独的合同来对待”,因为它超过施工单位目前正在使用或 计划使用的施工设备所能够完成的工程范围。因此建设单位提出的计价方法是不合理的。
    (2)针对建设单位提出的计价方法,施工单位可以提出在费用增加17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 设备和设施更换维修等额外费用(这里主要是各提升、悬吊钢丝绳的费用和工期),以及相应的辅助费;当然,按照规定,承包商也可以同意将此项工作按变更对待。
    (3) 一般的合同变更,可以由业主(监理工程师)发布变更指示或以要求承包商递交变更 建议书的任何一种方式提出变更。
    业主的变更指示是业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确属需要时有权发布变更指示,并在指示中包括详细的变更内容、原则,并提供有关文件图纸等资料。
    要求承包商递交建议书后再确定的变更。其程序为:业主将计划变更事项通知承包商,并 要求他递交实施变更的建议书,承包商对此应尽快予以答复,提出变更建议书。但承包商的建 议书只是作为业主决定是否实施变更的参考;承包商应待业主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业主应尽 快通知承包商说明批准与否或提出意见。承包商在等待答复期间,不应延误任何工作。

  • 第4题:

    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立井井筒施工任务,该井筒净直径4.5m,深度860m,为固定总价合同。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收集调研附近30公里处一矿井的地质资料作参照,合同约定井筒最大涌水量为15m3/h,建设工期11个月。施工中遇到了突发性的50m3/h的涌水,经过施工单位的努力,最后强行通过,但是由于涌水大,费用增多、工期拖延。事件发生以后,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增加施工设备投入和工作人员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并承诺如果按原合同工期完成将给予奖励。6个月后,建设单位却因未办妥采矿许可证,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因为没有施工许可证而同时被罚。
    问题:
    1.根据背景条件,本项目是否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说明理由。
    2.井筒突发性大量涌水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3.建设单位的“要求”能否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为什么?
    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
    解析:
    问题1【参考答案】 本项目不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工作量难以确定,对各方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均较大。
    【考点解析】通过本案例分析,可以了解矿山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的几个内容。本工程尽管工期不长,但是由于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完备,地下地质条件的变化比较大,工程量难以确定,因而,项目的风险比较大。因此一般不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否则,应提出明确的变更条款以避免风险导致的损失。
    问题2【参考答案】
    本工程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完备,施工中遇到突发性涌水,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建设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可以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考点解析】
    地质条件是矿山井下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地层的地质和水文条件还难以精确量化描述,地质勘察水平不能全部满足生产、施工所需的详尽的、具有足够精度的地质资料,因此矿山开发和生产会有很多可变因素。为预防地下水的不确定性影响,所以安全规程提出了“有疑必探’’的原则。本案例施工单位由于地质资料不完备,施工中遇到突发性涌水,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建设单位承担,可以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在矿山工程中,因地质条件的重大改变施工单位要求索赔的事项是频频发生的,这也是矿山工程项目的特点。
    在矿山施工中,不仅要对这种情况有充分的估计和应对准备,还要充分利用管理、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与经验,充分做好预案,避免利益的损失。
    问题3【参考答案】
    建设单位的“要求”不能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
    井筒直径仅为4.5m的立井,施工空间非常有限,一味采用增加人员、设备等类似于地面工程的方法,不仅不能提高进度,反而会增大投资,增加安全隐患。
    【考点解析】
    对于井筒直径仅为4.5m的立井,其施工空间非常有限,一味采用增加人员、设备等类似于地面工程的方法,在井下有限的空间里是行不通的,可能不仅不会有效,反而会引起负面作用,能否实现尚要详细分析。因此建设单位要求采用(增加)大型设备施工直径4.5m的井筒是不合理的,必须制定详细的工序衔接措施,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快工期进度。
    问题4【参考答案】
    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合理的。
    因为按照我国现行相关规定,施工许可证是工程开工的必要条件。
    【考点解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没有施工许可证时被罚是应该的。背景反映,没有施工许可的原因主要是建设方没有获得采矿许可。采矿许可是矿山开采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属于国家,国家对资源开采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包括地点、矿产类别、规模大小以及企业性质及其为获得采矿权所必须支付的采矿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等费用。

  • 第5题:

    合同工期较短且工程合同总价较低的工程,可以采用()方式。

    • A、固定总价合同
    • B、调价单价合同
    • C、成本加酬金合同
    • D、工程保险合同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某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工期长,采用平行承包模式,宜采用()合同类型。

    • A、总价
    • B、单价
    • C、成本加酬金
    • D、可调总价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当工程内容明确、工期较短时,宜采用()。

    • A、总价可调合同
    • B、固定总价合同
    • C、单价合同
    • D、成本加酬金合同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某计划工期为24个月公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已经完成,其应采用()合同。

    • A、固定总价
    • B、可调总价
    • C、纯单价

    正确答案:B

  • 第9题:

    立井井筒施工作业方式在选择时,应综合分析和考虑的因素是()。

    • A、井筒位置、大小、深度、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进度要求
    • B、井筒位置、大小、深度、井筒装备水平、施工进度要求
    • C、井筒地质条件,井筒特征、井筒装备内容、施工要求
    • D、井筒穿过岩层性质、涌水量的大小、井筒直径和深度、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某企业拟建一幢宿舍楼,预计建设工期为半年,在与承包方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已具备了施工详图和详细的设备材料清单,这类工程适宜采用()合同形式。
    A

    固定总价

    B

    估计工程量单价

    C

    可调总价

    D

    可调单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企业拟建一幢宿舍楼,预计建设工期为半年,整体工程的合同价款总额已经确定,预计在施工过程中不会随物价变化而变化,最适合的合同价形式为( )。
    A

    固定合同总价

    B

    固定合同单价

    C

    可调值总价

    D

    纯合同单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井工矿主井井筒设计深度560m,井筒净直径6m,建设单位经过公开招标同某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专用条款规定,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基础井筒涌水量为20m³/h。井筒施工到368m位置时,放炮后井筒涌水量达到23m³/h。施工单位在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进行了混凝土浇筑。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蜂窝麻面严重,井筒一侧半径偏差达到﹣20mm。建设单位提出返工处理,施工单位为此额外支出3万元,影响工期2天。问题:建设单位要求返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施工单位的索赔,为什么?案例中,影响井筒净半径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在该案例中造成蜂窝麻面的主要因素可能有哪些?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处理井壁淋水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井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段无流沙,厚度不到4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25m3/h左右,最大含水层位于地表以下300m,施工单位中标后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表土段,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4.0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最后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40天,费用增加150万元。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大于50m3/h,最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计60天,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针对背景资料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哪些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4.分析井筒施工结束涌水量超过规范标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规范要求是什么?


    答案:
    解析:
    问题1【参考答案】 施工单位可以进行下列工程的变更:
    (1)表土段穿越流沙层的施工;
    (2)基岩段工作面预注浆工程。
    【考点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合同管理工程变更,变更范围的规定。特别是有关施工企业提出变更的原则、要求、范围的规定。
    问题2【参考答案】
    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可针对工程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工程变更进行索赔,具体程序是:首先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然后提交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业主在对索赔报告进行评审后确定合理的补偿额。本工程对表土采用化学注浆和基岩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所发生的工期延长及费用增加均可进行索赔;而对井筒验收的涌水量超过规定进行壁后注浆不可以进行索赔,因为这是施工单位井壁施工质量欠佳造成渗漏水严重的结果,是施工单位自己的责任。
    【考点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合同管理工程变更与索赔,索赔的程序规定。
    索赔的成立,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与合同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工程项目成本的额外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和事件提交索赔意向通知书和索赔报告。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承包人的索赔程序:(1)意向通知,首先由承包人发出索赔意向通知。承包人必须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内向工程师递交索赔意向通知,声明将对此事件索赔。(2)提交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索赔意向通知提交后的28天内,或业主(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他合理时间,承包人应递送正式的索赔报告。这是索赔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3)索赔报告评审。接到承包人的索赔意向通知后,业主(监理工程师)应认真研究、审核承包人报送的索赔资料,以判定索赔是否成立,并在28天内予以答复。(4)确定合理的补偿额。
    问题3【参考答案】
    本工程施工单位可索赔到的费用是150+200=350万元,工期是40+60=100天。
    【考点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合同管理工程变更与索赔。费用索赔、工期索赔的确定。原则根据合同约定,分清责任按责分担费用与工期。本题表土施工由于地质报告的失误是建设单位的责任所以给予补偿;基岩段同样应由建设方承担,应给予补偿。井筒淋水超标是施工单位施工质量问题应自行担责,所以不予补偿。
    问题4【参考答案】
    主要原因一般为井壁施工质量不合格造成,混凝土本身配比不合适,强度等级低,地压大开裂,浇筑混凝土时施工段涌水量大采取防水措施不合适,短段掘砌施工接缝不好,检查井壁质量钻孔不适合,均是造成井壁漏水的因素。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3—2010规定普通法施工全井筒建成后,井筒深度≤600m的总漏水量≤6m3/h,井筒深度>600m的总漏水量≤10m3/h,井壁不得有0.5m3/h以上的集中出水水孔。
    采用特殊法施工的井筒段,除执行上述规定外,其漏水量应符合下列规定:钻井法施工井筒段,总漏水量≤0.5m3/h;冻结法施工井筒段,井筒深度≤400m段,总漏水量≤0.5m3/h,井筒深度>400m,每百米漏水增加量≤0.5m3/h;以及,不得有集中出水孔和含砂的水孔。
    【考点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3—2010有关建成后井筒涌水的要求。具体涌水要求见本答案。

  • 第14题:

    1.背景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2.问题
    (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答案:
    解析:
    P210-217
    (1)施工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1)合同中任何工作工程量的改变;
    2)工作质量或其他特性的变更;
    3)工程任何部分标高、位置和尺寸的改变;
    4)删减任何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
    5)进行永久工程所必需的任何附加工作、永久设备、材料供应或其他服务的变更;
    6)改变原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
    7)施工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8)其他变更,如暂停施工、工期延长、不可抗力发生等也可进行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可针对工程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工程变更进行索赔,具体程序是:首先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然后提交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业主在对索赔报告进行评审后确定合理的补偿额。本工程对表土采用化学注浆和基岩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所发生的工期延长及费用增加均可进行索赔;而对井筒验收的涌水量超过规定进行壁后注浆是不可以进行索赔,因为这是施工单位井壁施工质量欠佳造成渗漏水严重的结果,是施工单位自己的责任。
    (3)本工程施工单位可索赔到的费用是120+200=320万元,工期是1+2=3个月。

  • 第15题: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沙,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施工0.5个月后难以通过。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总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事件二: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约50m3/h,施工单位报请建设单位同意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事件三: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验收未通过。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致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然后,顺利通过验收。
    问题:
    1.在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否合理 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否索赔成功 索赔的工期是多少
    2.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在事件三中,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否合理 为什么 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能否得到补偿 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答案:
    解析:
    1、施工单位的变更合理。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索赔成功。索赔的工期是1个月。

    本题主要考察合同变更的具体情况,以及由于变更产生的索赔问题。
    本项目的变更是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导致的,因而,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合理的,由此产生的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施工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1)合同中任何工作工程量的改变;
    2)工作质量或其他特性的变更;
    3)工程任何部分标高、位置和尺寸的改变;
    4)删减任何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
    5)进行永久工程所必需的任何附加工作、永久设备、材料供应或其他服务的变更;
    6)改变原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
    7)施工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8)其他变更,如暂停施工、工期延长、不可抗力发生等也可进行变更。
    2、施工单位应该首先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然后提交索赔报告和有关证明资料。可申请索赔工期2个月,费用200万元。

    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可针对工程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工程变更进行索赔,具体程序是:首先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然后提交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业主在对索赔报告进行评审后确定合理的补偿额。事件二中基岩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所发生的工期延长及费用增加均可进行索赔。
    3、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合理的。
    因为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超过规范要求。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不能得到补偿。
    因为这是施工单位井壁施工质量欠佳造成渗漏水严重的后果,是施工单位自己的责任。
    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150万元(130+2×10=150万元)。因为需要承担因总工期延误带来的建设单位的罚款。

    熟悉井筒验收时对涌水量的要求。对井筒验收的涌水量超过规范规定进行壁后注浆不可以进行索赔,因为这是施工单位井壁施工质量欠佳造成渗漏水严重的后果,是施工单位自己的责任。同时,应履行合同中的相关约定。本项目的施工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这个损失施工单位应考虑。

  • 第16题:

    某工程项目总价值1000万元,合同工期12个月,现承包人因建设条件发生变化需增加额外工程费用100万元,则承包方可提出工期索赔为( )个月。

    A.1.5
    B.0.9
    C.1.2
    D.3.6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252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索赔类合同价款调整事项。工期索赔值=原合同总工期×额外增加的工程量的价格/原合同总价=12×100/1000=1.2个月。

  • 第17题:

    在多数条件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采用()。

    • A、变动单价合同
    • B、固定总价合同
    • C、固定单价合同
    • D、变动总价合同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某企业拟建一幢宿舍楼,预计建设工期为半年,在与承包方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已具备了施工详图和详细的设备材料清单,这类工程适宜采用()合同形式。

    • A、固定总价
    • B、估计工程量单价
    • C、可调总价
    • D、可调单价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当工程内容明确、工期较短时,宜采用()。

    • A、总价可调合同
    • B、总价不可调合同
    • C、单价合同
    • D、成本加酬金合同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某工程合同总价是1200万元,合同总工期为24个月,现发包方增加额外工程60万元,则承包方提出的工期索赔是()月。

    • A、2.5
    • B、1.2
    • C、0.8
    • D、0.4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对于合同工期短且工程合同总价较低的工程,可采用()合同。

    • A、成本加酬金合同
    • B、固定单价
    • C、固定总价
    • D、可调单价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工程的投资规模为l25万元、砖混结构、工期7个月且施工图纸比较齐全,该工程最适宜采用()。
    A

    计量估价合同

    B

    固定总价合同

    C

    单价合同

    D

    成本加酬金合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合同工期较短且工程合同总价较低的工程,可以采用()方式。
    A

    固定总价合同

    B

    调价单价合同

    C

    成本加酬金合同

    D

    工程保险合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