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单选题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施工采用底模联合振动时,应将两侧模板上下振动器位置交错排列。模板应设置( )。A 正拱及预留压缩量B 反拱及预留压缩量C 正拱及预留伸长量D 反拱及预留伸长量”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混凝土施工,下述何项正确(  )

    A. 直径为25mm的HRB500钢筋,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100mm
    B. 梁需起拱时,底模应根据相关要求起拱。跨中部位的侧模高度可根据起拱值适当减小
    C. 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筋不允许出现断裂或滑脱
    D. 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架应与相邻部位的模板及支架连成整体,不应独立设置

    答案:C
    解析:
    A项错误,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第5.3.1条第3款规定,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28mm以下时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B项错误,第4.2.7条的条文说明规定,模板在安装时适度起拱有利于保证构件的形状和尺寸。起拱不得减少构件截面高度。C项正确,第6.4.2条条文说明规定,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筋不允许出现断裂或滑脱,若在浇筑混凝土前出现断裂或滑脱,相应的预应力筋应予以更换。D项错误,第4.2.3条规定,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 第2题:

    支架和拱架应预留施工拱度,在确定施工拱度值时,下列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
    A、支架和拱架拆除后上部构造本身及全部活载所产生的挠度
    B、支架和拱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
    C、支架和拱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
    D、支架和拱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支架、拱架的制作及安装。选项A:支架和拱架拆除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1/2所产生的挠度。参见教材P126。

  • 第3题:

    下列不属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支架现浇施工常见质量控制点的是()

    A . 张拉吨位及预应力钢筋伸长量控制
    B . 预拱度的控制
    C . 梁体几何尺寸的控制
    D . 支架沉降量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223页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点包括:支架浇筑时,支架沉降量的控制;预应力连续梁中张拉吨位及预应力钢筋伸长量控制以及连续梁桥在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时在简支段对预拱度的控制,由此可以利用排除法确定出本题的答案。@##

  • 第4题: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施工要点包括()。

    A.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
    B.采用底模联合振动时,应将两侧模板上下振动器位置并列排列
    C.当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
    D.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10%
    E.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6%

    答案:A,C,E
    解析:

  • 第5题:

    底模采用固定钢底模。底模预设反拱(),按抛物线布置,并预设梁体压缩量。

    • A、10mm
    • B、20mm
    • C、35mm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支架(拱架)预留施工拱度时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预留施工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
    ⑴支架(拱架)承受全部荷载时的弹性变形。
    ⑵受荷载后由于构件接头挤压作用而产生的永久变形。木材与木材间每个连接处的挤压值约为1~3mm,木材与钢材间约为1~2mm。
    ⑶结构由于静荷载及混凝土收缩影响所产生的挠度。
    ⑷由于支撑基础下沉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漏项或回答不全扣1分。共计5分)

  • 第7题:

    支架(拱架)预留施工拱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预留施工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
    ⑴支架(拱架)承受全部荷载时的弹性变形。
    ⑵受荷载后由于构件接头挤压作用而产生的永久变形。木材与木材问每个连接处的挤压值约为1~3mm,木材与钢材间约为1~2mm。
    ⑶结构由于静荷载及混凝土收缩影响所产生的挠度。
    ⑷由于支撑基础下沉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

  • 第8题:

    单选题
    根据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有关现行技术条件的规定,预制梁模板(制梁台座底模及侧模)的预设反拱应按()线形设置。
    A

    缓和曲线

    B

    二次抛物线

    C

    椭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支架模板应根据桥梁浇筑时支架变形、基础沉降及桥梁结构设计线形预留一定()。
    A

    上拱度

    B

    挠度

    C

    高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施工要点包括(    )。
    A

    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

    B

    采用底模联合振动时,应将两侧模板上下振动器位置并列排列

    C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

    D

    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10%

    E

    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6%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计算梁的底模及拱架、支架的强度时,应采用的计算荷载有( )等。
    A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B

    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

    C

    施工活荷载

    D

    模板、拱架和支架自重

    E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钢模板在安装时,模板的全长及跨度应考虑反拱度及预留()
    A

    变形量

    B

    预拱量

    C

    压缩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计算梁的底模及拱架、支架的强度时,应采用的计算荷载有()等。

    A、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冲击荷载
    B、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
    C、施工活荷载
    D、模板、拱架和支架自重
    E、新浇筑混凝土自重

    答案:B,C,D,E
    解析:
    2020/2019教材P45
    表1K412012:梁、板和拱的底模及支承板、拱架、支架等计算强度用①+②+③+④+⑦+⑧代号意思如下:①模板、拱架和支架自重;②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圬工、砌体的自重力;③施工人员及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④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⑤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⑥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向冲击荷载;⑦设于水中的支架所承受的水流压力、波浪力、流冰压力、船只及其他漂浮物的撞击力;⑧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风雪荷载、冬期施工保温设施荷载等。

  • 第14题:

    计算梁的底模及拱架、支架的强度时,应采用的计算荷载有( )等。
    A、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B、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
    C、施工活荷载
    D、模板、拱架和支架自重
    E、新浇筑混凝土自重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与验算。计算梁、板和拱的底模及支承板、拱架、支架等的强度用:模板、拱架和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的自重力;施工人员及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设于水中的支架所承受的水流压力等;其他可能荷载。参见教材P44。

  • 第15题:

    模筑混凝土衬砌中模板拱架应有规整的外形,考虑到砼浇筑前可能引起的变形,拱架曲线半径宜预留60-80mm的富余量。( )


    答案:错
    解析:
    拱架曲线半径宜预留50-80mm的富余量。

  • 第16题:

    膺架法施工应根据检算的变形量,预留适当的沉落量和(),确保梁体线型符合设计要求。

    • A、施工预拱度
    • B、施工上拱度
    • C、施工下拱度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预制梁板监理重点()。

    • A、预制台座应坚固、无沉陷,台座间距应适宜,台底应根据设计设置反拱
    • B、预留孔道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 C、预应力张拉的全过程
    • D、混凝土配和比及浇筑质量,张拉、吊运时的混凝土强度
    • E、梁端封锚混凝土强度应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相同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凡制作时需要预先起拱的后张法构件,预留孔道不宜随构件同时起拱。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简述大断面洞室先墙后拱预留核心岩柱施工方法及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先用导洞开挖两侧边墙,依靠总部岩柱支承顶拱,衬砌边墙后再开挖、衬砌顶拱,最后挖去中部岩体。这种方法适用于围岩稳定性较差情况。

  • 第20题:

    单选题
    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
    A

    预拱度和伸长量

    B

    张拉吨位和伸长量

    C

    张拉吨位和预拱度

    D

    油表读数和预拱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预制梁板监理重点()。
    A

    预制台座应坚固、无沉陷,台座间距应适宜,台底应根据设计设置反拱

    B

    预留孔道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C

    预应力张拉的全过程

    D

    混凝土配和比及浇筑质量,张拉、吊运时的混凝土强度

    E

    梁端封锚混凝土强度应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相同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支架现浇施工常见质量控制点的是()
    A

    张拉吨位及预应力钢筋伸长量控制

    B

    预拱度的控制

    C

    梁体几何尺寸的控制

    D

    支架沉降量的控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点包括:支架浇筑时,支架沉降量的控制;预应力连续梁中张拉吨位及预应力钢筋伸长量控制以及连续梁桥在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时在简支段对预拱度的控制,由此可以利用排除法确定出本题的答案。

  • 第23题:

    多选题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施工要点包括()。
    A

    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

    B

    采用底模联合振动时,应将两侧模板上下振动器位置并列排列

    C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

    D

    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10%

    E

    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6%


    正确答案: D,E
    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施工采用底模联合振动时,应将两侧模板上下振动器位置交错排列。模板应设置(    )。
    A

    正拱及预留压缩量

    B

    反拱及预留压缩量

    C

    正拱及预留伸长量

    D

    反拱及预留伸长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