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
刻板效应
晕轮效应
投射效应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罗森塔尔认为,教师对学生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学生就易取得如教师期望的效果这属于教育心理学中的()效应。
第4题:
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而非()。
第5题:
是否应该对下属公开赞美,以下哪一种说法正确()
第6题:
利他行为的产生可以用()理论加以解释。
第7题:
证券组合和单个证券一样,其收益率和风险都可以用期望收益率和方差来计量。()
第8题:
进化心理学
社会交换论
社会学习理论
移情—利他假说
社会判断论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结果=效价×期望
动机=效价×工具
动机=效价×期望×工具
结果=效价×期望×工具
第12题:
结果=效价×期望
动机=效价×工具性
结果=效价×期望×工具性
动机=效价×期望×工具性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随机变量的大小可以用它的数学期望来表示,而随机变量取值的分散程度可以用它的方差来表示
第16题: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诗里的句子。
第17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中的“说”和“乐”意思相同,都是“高兴”的意思。
第18题:
赞美法的句型是()。
第19题:
《我爱这土地》
《一句话》
《回答》
《赞美》
第20题:
高的正效价
高期望
低期望
高工具性
低工具性
第21题:
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知识可以用技能来解释
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第22题:
结果=效价×期望
动机=效价×工具性
动机=效价×期望×工具性
结果=效价×期望×工具性
第23题:
教师期望
登门槛
激将
牧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