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前必须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位置及标高。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现场选点进行试夯,通过试夯确定施工参数。
地基处理范围不宜小于路基坡脚外1m。
应划定作业区,并应设专人指挥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对夯击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
第1题:
第2题:
路基压实应符合哪些要求?
第3题:
控制路基沉降的工程措施据地基条件、填土高度,计算工后沉降值,不满足要求时采取()等地基加固措施。
第4题:
强夯置换开夯前应检查()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及试夯工艺参数要求。
第5题:
当挖方路基上边坡发生的滑坡不大时,为达到路基边坡稳定可进行处理,以下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
第6题:
本工程路基施工中,对水塘底部的淤泥应采用()处理。
第7题:
第8题:
方形
圆形
椭圆形
第9题:
刷方(台阶)减重
打桩
修建挡土墙
强夯
第10题:
强夯法
换填法
化学固结法
堆载预压法
第11题:
CFG桩复合地基
强夯或强夯置换
旋喷桩
预压
第12题:
3/4
1/4
1/2
第13题:
强夯时,夯点的夯击数如何确定,并应同时满足哪些条件?
第14题:
强夯处理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低能量满夯的搭接不得小于()夯锤直径。
第15题:
强夯置换法夯点的夯击数如何确定,且应同时满足哪些条件?
第16题:
当工期紧时,最适宜淤泥质黏性土路基的处理方法是()。
第17题:
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时,下列()不正确。()
第18题:
强夯置换施工中,夯锤的重量应按欲加固的土层深度、土的性质及夯锤落距选定,夯锤底面宜采用(),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19题:
为减小强夯施工对邻近房屋结构的有害影响,强夯施工场地与邻近房屋之间可设置隔振沟
强夯的夯点布置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时,两遍点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7d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加固范围内地基土的性质有关
第20题:
第21题:
锤形
锤质量
锤重量
第22题:
施工前必须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位置及标高。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现场选点进行试夯,通过试夯确定施工参数。
地基处理范围不宜小于路基坡脚外1m。
应划定作业区,并应设专人指挥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对夯击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
第23题:
第24题:
项目经理
施工技术员
施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