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为自然人,而不包括单位
甲以转移财产的方式逃避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数额达到10万元,甲的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乙有能力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而不支付,达到6万元,在劳动管理部门责令支付的情况下,才予以支付,乙的行为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对于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分子,如其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1题:
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体现了立法服务大局、保护民生的理念 B.公安机关积极破案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 C.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对欠薪案的审理,体现了惩教并举,引导公民守法、社会向善的作用 D.甲已支付所欠工资,可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以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甲公司王老板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并故意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其便故意失踪。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迅速将其抓获,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根据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第6题:
江苏省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关于军人违反职责罪中,下列哪些罪属于真正不作为犯?()
第8题:
某企业负责人王某以转移财产的方式逃避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数额高达100万元,其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第9题:
第10题: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侵占罪
敲诈勒索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
第11题:
军人叛逃罪
违令作战消极罪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
第12题:
第13题:
A.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B.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纯正的作为犯罪
C.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犯罪
D.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相结合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列罪名如果没有人告诉,检察院没有必要自己起诉的是:()
第18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将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认为为()罪。
第19题:
李某的公司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与蒋某等20人签订用工合同后拒不支付其加班报酬3万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李某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第20题:
下列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21题: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为自然人,而不包括单位
甲以转移财产的方式逃避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数额达到10万元,甲的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乙有能力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而不支付,达到6万元,在劳动管理部门责令支付的情况下,才予以支付,乙的行为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对于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分子,如其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22题:
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
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采用单罚制
采用双罚制
第23题:
由有关政府部门介入解决陆某拖欠工资一事即可
陆某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陆某的行为是其所在的制衣厂的行为,只需要追究该制衣厂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单位也可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对陆某及制衣厂都要依据该罪定罪处罚
第24题:
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构成诈骗罪
构成滥用职权罪
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