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沃克环流:赤道地区东西向海陆分布差异形成的几个直接热力环流圈,强度 很弱、变化较大,变化大时常引起天气与气候的异常(如尼尔尼诺)。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什么是沃克环流?”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全球尺度上,主要有两种相互关联的大气环流形式,一是由于赤道—极地之间的能量梯度作用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所产生的大气平均经圈环流;二是赤道地区大洋东、西两侧海水冷暖差异形成的大气纬圈环流,即沃克环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全球大气三圈环流不包括()。

    • A、哈德利环流
    • B、费雷尔环流
    • C、沃克环流
    • D、极地环流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沃克环流


    正确答案: 位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侧的南美洲西海岸(90oW附近),强烈的下沉气流受冷海水影响降温后,随偏东信风西流,到达西太平洋赤道(120oE)受热上升,转向成为高空西风,以补充东部冷海区的下沉气流。于是在赤道太平洋垂直剖面图上,就出现一种大气低层为偏东风,上层为偏西风的东西向热成闭合环流,称为沃克环流。

  • 第4题:

    什么是平均经圈环流?全球平均经圈环流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南北向沿经圈垂直剖面上,由风速的南北分量和垂直分量构成的平均环流圈。
    特点:经圈环流比纬圈环流要弱得多;北半球有三个经向环流圈;经向环流圈都有季节性移动,环流强度也有变化,不同经度上的瞬时经圈环流也存在差异。

  • 第5题:

    瓦克环流


    正确答案:由于赤道太平洋海区东冷西热,因此在赤道太平洋上空形成一个纬向热力环流。南美西岸强烈的下沉气流在受冷海水的影响降温后流向低纬,再从低纬随偏东信风向西吹去,到达西太平洋后因受热上
    升转向成为高空西风,以补充东部冷海区的下沉气流,所以,在赤道太平洋的垂直剖面上,就形成大气低层为偏东风,大气上层为偏西风的东西向闭合环流,称为瓦克环流。

  •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瓦克环流

    正确答案: 由于赤道太平洋海区东冷西热,因此在赤道太平洋上空形成一个纬向热力环流。南美西岸强烈的下沉气流在受冷海水的影响降温后流向低纬,再从低纬随偏东信风向西吹去,到达西太平洋后因受热上
    升转向成为高空西风,以补充东部冷海区的下沉气流,所以,在赤道太平洋的垂直剖面上,就形成大气低层为偏东风,大气上层为偏西风的东西向闭合环流,称为瓦克环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多选题
    经向三圈环流中正环流是()
    A

    哈得来环流

    B

    费雷尔环流

    C

    极地环流

    D

    沃克环流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著名的三圈环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费雷尔环流

    B

    沃克环流

    C

    哈得莱环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大气环流中,处于低纬度的是()。
    A

    极地环流

    B

    哈德雷环流

    C

    沃克环流

    D

    费雷尔环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在全球尺度上,主要有两种相互关联的大气环流形式,一是由于赤道—极地之间的能量梯度作用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所产生的大气平均经圈环流;二是赤道地区大洋东、西两侧海水冷暖差异形成的大气纬圈环流,即沃克环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平均纬向环流?全球平均纬向环流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以极地为中心的旋转纬向环流,即东、西风带,是大气环流最基本的状态。
    高纬:近地层有一浅薄东风带(极地东风带),冬强于夏;中上层为西风带。
    中纬:自底层向上都是西风,称盛行西风带,其所跨纬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风速自地面到200hPa高度不断增加;北半球西风冬强于夏,常受高低气压中心影响,风向和风速变化较大;南半球西风强于北半球,风向也更稳定。
    低纬:自地面到高空都是深厚的东风层,称热带东风带或信风带,风向稳定、风速较大;信风带自下而上向低纬倾斜,向北伸入西风带的下方;北半球夏季,南亚和非洲出现西风系统,称为赤道西风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沃克环流?

    正确答案: 沃克环流:赤道地区东西向海陆分布差异形成的几个直接热力环流圈,强度 很弱、变化较大,变化大时常引起天气与气候的异常(如尼尔尼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大气环流中,处于低纬度的是()。

    • A、极地环流
    • B、哈德雷环流
    • C、沃克环流
    • D、费雷尔环流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什么是大气环流,驱动大气环流的主要因子?


    正确答案: 水平尺度2000km以上的大气运动称为行星尺度运动,大气环流是一种全球行星尺度的大气运行现象。其活动的水平空间范围在几千公里以上。大气的运动就是风。大气环流也是风的大尺度水平流动和流动状态轨迹以及流动的分布状态。大气环流是在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维持的。热力因子主要的是指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匀、动力因子主要包括地球自转,海陆分布和大地形起伏等。其中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匀,是影响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最基本的因子,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源动力。

  • 第15题:

    库里克沃战役


    正确答案: 莫斯科摆脱蒙古统治的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战役。1378年在沃查河战役失败后的金帐汗马麦汗并不甘心,他集结军队,并与立陶宛结盟,商定于1380年9月1日会师奥卡河,联合进攻莫斯科。是年夏,马麦汗沿顿河北上,等待与立陶宛会师。莫斯科得知情报后一面集结军队迎击,一面打破蒙立联盟,于9月8日渡过顿河后与蒙古军在库里克沃平原交战。马麦汗被迫应战。经过一整天的激战,马麦汗被彻底打败,只身逃走。库里克沃战役是莫斯科摆脱蒙古统治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战役。顿斯科伊库里克沃战役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底米特里获得了“顿斯科伊”(顿河英雄)的称号。

  • 第16题:

    什么是沃克环流?


    正确答案:沃克环流:赤道地区东西向海陆分布差异形成的几个直接热力环流圈,强度 很弱、变化较大,变化大时常引起天气与气候的异常(如尼尔尼诺)。

  • 第17题:

    下列1西沃特何种是正确的()

    • A、1西沃特=100尔格/克
    • B、1西沃特=1尔格/克
    • C、1西沃特=1焦耳/克
    • D、1西沃特=1尔格/千克
    • E、1西沃特=1焦耳/千克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多选题
    平均经向环流包括()
    A

    热带环流

    B

    沃克环流

    C

    费雷尔环流

    D

    极地环流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哈特莱环流是()环流,沃克环流是()环流。

    正确答案: 经向,纬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沃克环流

    正确答案: 位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侧的南美洲西海岸(90oW附近),强烈的下沉气流受冷海水影响降温后,随偏东信风西流,到达西太平洋赤道(120oE)受热上升,转向成为高空西风,以补充东部冷海区的下沉气流。于是在赤道太平洋垂直剖面图上,就出现一种大气低层为偏东风,上层为偏西风的东西向热成闭合环流,称为沃克环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速度环流和环流定理?

    正确答案: 流体中任取一闭合曲线L,曲线上每一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不一样的,如果对各点的流体速度在曲线L方向上的分量作线积分,则此积分定义为速度环流,简称环流。
    环流定理:沿任意闭合回线的速度环流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沿同一回线的加速度环流。简单地说,环流的加速度等于加速度的环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全球大气三圈环流不包括()。
    A

    哈德利环流

    B

    费雷尔环流

    C

    沃克环流

    D

    极地环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科普读物《生命是什么?》是谁编写的?()
    A

    沃森

    B

    薛定谔

    C

    克里克

    D

    弗兰克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1西沃特何种是正确的()
    A

    1西沃特=100尔格/克

    B

    1西沃特=1尔格/克

    C

    1西沃特=1焦耳/克

    D

    1西沃特=1尔格/千克

    E

    1西沃特=1焦耳/千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