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21岁。背部肿物1年,查体:肿块约2cm×2cm大小,位于皮肤浅层内,呈半球状隆起,肿块表面皮肤可见针头大黑色开口。考虑诊断为()A 脂瘤B 肉瘤C 血瘤D 气瘤E 筋瘤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21岁。背部肿物1年,查体:肿块约2cm×2cm大小,位于皮肤浅层内,呈半球状隆起,肿块表面皮肤可见针头大黑色开口。考虑诊断为()
A

脂瘤

B

肉瘤

C

血瘤

D

气瘤

E

筋瘤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21岁。背部肿物1年,查体:肿块约2cm×2cm大小,位于皮肤浅层内,呈半球状隆起,肿块表面皮肤可见针头大黑色开”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21岁。背部肿物1年,查体:肿块约2cm×2cm大小,位于皮肤浅层内,呈半球状隆起,肿块表面皮肤可见针头大黑色开口。考虑诊断为

    A、脂瘤

    B、肉瘤

    C、血瘤

    D、气瘤

    E、筋瘤


    参考答案:A

  • 第2题:

    男,60岁。背部无痛性肿块5年,约鸽蛋大小,未见增大。查体:右肩胛下皮下一圆形肿块,直径约3.5cm,与皮肤粘连,表面有黑头,质稍硬,无压痛,边界清。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皮脂嚢肿
    B.畸胎瘤
    C.鳞状细胞癌
    D.脂肪瘤
    E.纤维瘤


    答案:A
    解析:
    患者背部肿块,无痛,生长缓慢,无压痛,边界清,以上是皮脂囊肿的典型表现。

  • 第3题:

    62岁男性吸烟患者,左腮腺后下极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4年,有消长史。扪诊肿块约2cm×2cm大小,呈圆形,界线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偏软,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

    治疗该病应采用的方法是
    A.保留面神经,沿包膜将肿物切除
    B.保留面神经,切除腮腺后下部
    C.不保留面神经,全腮腺切除
    D.保留面神经,切除腮腺后下部
    E.保留面神经,全腮腺切除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女,24岁,背部皮下肿块2cm×1cm大小,边界清楚,质软无压痛,中央可见小黑点( )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患者,男,62岁,吸烟40年。左腮腺后下极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4年,有消长史。扪诊肿块约2cm×2cm,呈圆形,界线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偏软,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治疗该病应采用的方法是()

      • A、保留面神经,全腮腺切除
      • B、保留面神经,沿包膜将肿物切除
      • C、不保留面神经,全腮腺切除
      • D、不保留面神经,切除腮腺后下部
      • E、保留面神经,切除腮腺后下部

      正确答案:E

    • 第6题:

      配伍题
      女,24岁,背部皮下肿块2cm×1cm大小,边界清楚,质软无压痛,中央可见小黑点( )|男,7岁,右上肢前臂肿块约9cm×6cm大小,质软,呈青紫色,边界不甚清晰,可压缩( )|女,18岁,手背肿块,质硬,不活动,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 )|男,20岁,左前臂肿块,质硬,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稍可活动( )
      A

      海绵状血管瘤

      B

      脂肪瘤

      C

      皮脂囊肿

      D

      纤维瘤

      E

      腱鞘囊肿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患者,男,48岁。肩背皮肤浅层肿块,与皮肤粘连,瘤体表面中心有黑色粗大毛孔,挤压时有臭脂浆溢出,其诊断是(  )。
      A

      脂瘤

      B

      肉瘤

      C

      流痰

      D

      血瘤

      E

      筋瘤


      正确答案: E
      解析:
      脂瘤是瘤的一种,又名渣瘤或粉瘤。多因痰凝气结而生,常发于头面、项背、臀部等处,小的似豆,大的如鸡蛋,生长缓慢,软而不硬,皮色淡红,推之可移动,顶端常有稍带黑色的小口,可挤压出有臭味的豆腐渣状物质。肉瘤,瘤的一种,为内有湿痰,与气血凝结所致,多少不一,大小不定,瘤体软,推之可移,有时瘤肿略硬,皮色不变,也无痛感,发展较缓慢。流痰,是一种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结核性化脓性疾病,脓形成后,可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损后脓液稀薄如痰。血瘤,以病变局部色泽鲜红或暗紫,或局限以柔软肿块,边界不清,触之如海绵状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筋瘤,以发于下肢,色暗红、温度稍高、青筋垒垒,盘曲成团块,如蚯蚓聚结为主要表现的静脉曲张性疾病。

    • 第8题:

      男,50岁,半年前发现左耳垂后下有扁平较硬的肿块,约5分硬币大小,界限不明确。偶感钝痛,全身无其他不适。近日发现肿块表面皮肤变色,呈暗红色,昨日破溃后有脓液流出,其中可见针尖大小淡黑色颗粒。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B、腮腺结核

      C、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D、腮腺放线菌病

      E、腮腺区嗜伊红肉芽肿


      参考答案:D

    • 第9题:

      患者,男,48岁。肩背皮肤浅层肿块,与皮肤粘连,瘤体表面中心有黑色粗大毛孔,挤压时有臭脂浆溢出,其诊断是

      A:脂瘤
      B:肉瘤
      C:流痰
      D:血瘤
      E:筋瘤

      答案:A
      解析:
      脂瘤是瘤的一种,又名渣瘤或粉瘤。多因痰凝气结而生,常发于头面、项背、臀部等处,小的似豆,大的如鸡蛋,生长缓慢,软而不硬,皮色淡红,推之可移动,顶端常有稍带黑色的小口,可挤压出有臭味的豆腐渣状物质。

    • 第10题:

      62岁男性吸烟患者,左腮腺后下极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4年,有消长史。扪诊肿块约2cm×2cm大小,呈圆形,界线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偏软,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

      以下哪种核素扫描可能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征性
      A.P
      B.I
      C.I
      D.Sr
      E.Tc

      答案:E
      解析:

    • 第11题:

      患者,男,62岁,吸烟40年。左腮腺后下极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4年,有消长史。扪诊肿块约2cm×2cm,呈圆形,界线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偏软,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皮肤腺囊肿
      • B、耳下淋巴结转移癌
      • C、腮腺混合瘤
      • D、腮腺Warthin瘤
      • E、慢性淋巴结炎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男,62岁,吸烟40年。左腮腺后下极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4年,有消长史。扪诊肿块约2cm×2cm,呈圆形,界线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偏软,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征性的核素扫描是()
      A

      99mTc

      B

      131I

      C

      82P

      D

      125I

      E

      85Sr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45岁。1周前沐浴时发现右乳房外上象限处有一无痛肿物。查体:肿块2cm×2cm×2cm,质硬、边界不清,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并于同侧腋窝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乳腺炎

      B

      乳腺腺瘤

      C

      乳腺癌

      D

      乳腺增生

      E

      乳房脓肿


      正确答案: C
      解析: 乳腺癌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甚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且不易推动。肿块继续增大,若皮内和皮下淋巴管阻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