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母亲: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对母亲固守传统的不满
对姨娘:对给母亲带来一生不幸的姨娘的憎恶与厌烦
对母亲:对母亲因父亲纳妾而遭遇委屈的理解与同情
对母亲和姨娘:对父丧困境中母亲和姨娘患难相依的赞叹
第1题:
下列作品的作者不是琦君的是()。
A《琴心》
B《烟愁》
C《鹿哨》
D《髻》
第2题:
“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第3题:
散文《髻》中拒绝使用时髦发油、坚持梳老式发型的是()。
第4题:
散文《髻》中,最喜欢梳“螺丝髻儿”发型的是()。
第5题:
琦君的《髻》中,“我”对“姨娘”的基本态度是()。
第6题:
《髻》中写到的两个女性是()。
第7题:
姨娘
母亲
“我”
刘嫂
第8题:
“我”母亲
“我”姨娘
“我”
刘嫂
第9题:
兰姨娘
母林黄爱珍女士
宋妈
第10题:
“我”母亲
“我”姨娘
“我”
刘嫂
第11题:
第12题:
同病相怜
隔阂猜忌
勾心斗角
不共戴天
第13题:
《忆傅雷》一文中,作者选用了哪些具体材料来表现傅雷对待工作、对待翻译事业的认真态度?
第14题:
()是谁说“袭人的名字是贾母取的”?
第15题:
散文《髻》的主要思想蕴涵是()。
第16题:
琦君的《髻》中母亲和姨娘间的关系最初是()。
第17题:
《髻》巧妙地选取了发髻这一女子青春美丽的象征物,回忆了两位女性从韶华俏丽,到渐渐衰老,终而殁世的人生历程,从而感叹岁月的销蚀、青春的难驻和人生的易逝。这两位女性是()。
第18题:
散文《髻》中拒绝使用时髦发油,坚持梳老式发型的人物是()。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巧妙地选取了发髻作为女子青春美丽的象征物
文章回忆了母亲和姨娘从韶华俏丽,到渐渐衰老,终而殁世的人生历程
文章寄托了对岁月稍蚀、青春难驻和人生易逝的感慨
抒发了对父亲的强烈不满和对母亲的同情
第21题:
冷漠隔阂
爱恨交加
相依为命
同情怜悯
第22题:
母亲和姐姐
母亲和妹妹
母亲和“我”
母亲和姨娘
第23题:
对母亲、姨娘的同情与怜悯
对自身、对人世爱憎贪痴之情的感叹
感叹岁月的销蚀、青春的难驻和人生的易逝
对母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