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厂应对该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乙厂应对该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环境主管部门有权追究甲厂的行政责任
环境主管部门有权追究乙厂的行政责任
第1题:
临河养殖场是某市最大的淡水鱼供应基地,杭后造纸厂与其毗邻。5月,有一定数量的污水沿河道流入养殖场,造成鱼类大幅度减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如果杭后造纸厂排放污水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且已交排污费,则可以免责
B.如果污水是由于某村村农民李某私挖灌溉河道引起的,杭后造纸厂可以免责
C.杭后造纸厂应当对排污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D.临河养殖场应当对由于污水所造成的死亡的鱼的数量和价值承担举证责任
第2题:
农民工王某将造纸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家的农田灌溉,造成农作物死亡,王某要求造纸厂承担赔偿责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视其行为违法与否,来承担民事责任
B.王某无须承担任何举证责任
C.造纸厂否认其侵权必须负举证责任
D.造纸厂如能证明其排放的污水没有超标,可免于承担责任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甲化工厂和乙造纸厂座落在一条小河的两岸。化工厂生产中排放三氯化铁残液,造纸厂生产中排放漂液废水,两厂排污浓度均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在河水水位正常情况下,两个工厂排污均不会对河水造成污染。2010年5月该地大旱,河水明显减少,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冲入造纸厂的排污口,两股废水混和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有毒气体氯化氢,致使在河边劳动的12名搬运工人中毒晕倒,送医院抢救后脱险。受害人为此花费医疗费86000元。当地环保局对两工厂排污口监测表明,其排污均无异常,属于达标排放,排放方式亦未违法。当地环保部门决定对两工厂各罚款6000元,并应12名受害人请求责令两工厂赔偿受害人医疗费86000元,每个工厂承担43000元。环保局对两工厂给予行政罚款是否有法律根据?为什么?
第8题:
当发现周围的土壤散发异味,或土壤颜色发生变化,土壤出现板结、()、农作物减产等现象时,可推测土壤可能受到污染;当周围有化工厂等易产生大量污、废水的企业,且污水长期排放时,可判断其附近的土壤可能受到污染。
第9题:
某单位将废水处理设施停用,导致废水超标排放污染了农田,造成减产。应该罚款并()。
第10题:
甲化工厂工厂和乙造纸厂排放污水,造成某村农作物减产。当地环境主管部门检测认定,甲排污中的有机物超标3倍,是农作物减产的原因,乙排污未超标,但其中的悬浮物仍对农作物减产有一定影响。关于甲、乙厂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第11题:
原化工厂
甲工厂
乙工厂
甲.乙两厂分别
第12题:
该农户
排污单位
该农户和排污工厂
该农户和排污单位均无责任
第13题:
甲化工厂和乙造纸厂排放污水,造成某村农作物减产。当地环境主管部门检测认定,甲排污中的有机物超标3倍,是农作物减产的原因,乙排污未超标,但其中的悬浮物仍对农作物减产有一定影响。关于甲、乙厂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厂应对该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B.乙厂应对该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C.环境主管部门有权追究甲厂的行政责任 D.环境主管部门有权追究乙厂的行政责任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某排污工厂附近的农户,自行引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造成了农田减产。由此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应由()承担。
第20题:
某化工厂附近的农民甲以该化工厂为被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声称自己承包的养鱼池因受到该化工厂排出的生产污水污染,造成养鱼池内鱼大量死亡,经济损失近十万元,请求法院判决该化工厂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被告化工厂否认农民甲养鱼池内鱼大量死亡是由化工厂排除的生产污水造成的。被告化工厂承认自己往养鱼池附近的一条河(河水上涨时,河水可以流到甲的养鱼池)排污,但其强调自己排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排出的污水符合国家标准,不可能对养鱼池有污染,因此拒绝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请对“农民甲养鱼池内鱼大量死亡是由化工厂排除的生产污水造成的”这一事实,应由原告或被告谁承担证明责任?请说明依据和理由。
第21题:
某村的农民将造纸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己的农田灌溉,造成农作物死亡,该村农民请求当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解,但农民对调解处理决定不服,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2题:
化工厂不应负赔偿责任,因为缴纳排污费就免除了化工厂的其他法律任
化工厂应负赔偿责任,因为污染损害赔偿责任不以超标排放为构成要件
化工厂不应负赔偿责任,因为缴纳排污费不能免除其民事赔偿责任
化工厂不应负赔偿责任,因为它排放的污染物没有超标
第23题:
第24题:
造成农作物减产
带来农作物增产
对农作物没有影响
促进农作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