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要重视量的积累
要坚持适度原则
第1题: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这副对联出现在何处?
第2题: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副对联的作者是()
第3题: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下列与此反映的哲理相似的是()
第4题: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下列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第5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②一叶障日,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第6题:
翻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
第7题:
戚继光
郑成功
左宗棠
邓世昌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要重视量变,不能忽视量变
要坚持适度原则
要充分重视内部矛盾
要抓住主要矛盾
第11题:
一副对联
一幅对联
第12题:
第13题: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句话启示我们()
第14题:
朱熹有一副对联写到: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这副对联是赞美闽南第一位进士的,他的名字叫什么?()
第15题: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主要告诫人们()
第16题: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对联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第17题:
“世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这副对联题写的是黄山()
第18题:
蹇叔哭之曰:“盂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第19题:
包拯
海瑞
林则徐
于成龙
第20题:
①③
②④
②③
③④
第21题:
林禄
陈元光
欧阳詹
李伯瑶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