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中国城市经济学框架与西方传统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框架的差别及原因。
(1)差别应该包括两大部分:宏观城市经济学——城市化的理论与方法;微观城市经济学——城市内部经济社会活动的合理蛆织与发展。西方大部分城市经济学教科书的框架都以微观层面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为主,对于城市化及城市体系问题涉及得比较少。
(2)原因:英国著名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于1976年学框架来源于西方当时城市发展的实践需要。中国面临城市问题和西方不一样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西方国家城市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城市化问题,西方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的篇幅在增加。西方城市经济学很少涉及城市化的原因:西方城市经济学产生与西方城市化之后,城市化已经不是问题,而城市内部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才成为他们的研究重点。比如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住宅乃至于城市的教育问题、犯罪问题等等。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城市社会保障应真正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同步发展。
第4题:
商业界的首项功能是()。
第5题:
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包括()。
第6题:
什么是城市经济学,阐述城市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并阐明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和中观经济学。
第7题:
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第8题:
需求指向理论是指()。
第9题:
第10题:
城市基础部门增长模型
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凯恩斯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A空间聚集
B社区治安
C中介功能
D辐射功能
第14题:
第15题:
城市经济
第16题:
城市经济功能
第17题:
城市经济管理中协调控制城市经济活动的主体是(),这是由城市经济的特点决定的。
第18题:
城市经济增长
第19题:
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规模、数量的扩张与质量的提高。( )
第20题:
城市经济学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划分为()。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休闲娱乐
购物
改善城市景观
繁荣城市经济
第24题:
宏观城市经济学
中观城市经济学
抽象城市经济学
具体城市经济学
微观城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