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系统
知识系统
练习系统
助读系统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有一首盛赞兰陵特产的唐诗,这首诗是谁写的?你能背诵吗?
第4题:
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第三单元的选文包括《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写人记事散文,下列不适合的一项是()。
第5题:
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三单元的选文包括《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等,除此之外,教师还推荐并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古代议论性散文,下列古文中不合适的是()。
第6题:
某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中国石拱桥》课后,附有一篇短文《学习阅读说明文》,这部分内容属于教科书的哪个系统?()
第7题:
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的选文包括《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戏剧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
第8题:
阅读《醉花阴》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学习本课我们主要完成三个活动:活动一,读好一首诗;活动二,梳理一首诗;活动三,背诵一首诗。首先,我们进行活动一"读好一首诗"。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5分钟,准备朗读展示。(学生自由朗读)师:时间到。哪能同学来展示?(三位学生展示朗读)师:你们表现还不错。但是,语气还不够情深意切,表现不出词人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大家要体会词人的心情--新婚燕尔,夫妻情深,然而却被迫分离。大家要深刻领悟这种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带着这种感情去读。老师来给大家示范一次(教师范读)师:大家要用声音和气息来展示词人的这种感情。要尽量降低声音,放慢语速,自然流露情感。下面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试着体会情感。对该教学实录的分析,正确的是()。
第9题:
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提高学生整理文章思路的能力
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通过朗读和背诵.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10题:
第11题:
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胡适的《我的母亲》
鲁迅的《故乡》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12题:
教学单元中的知识短文
册末附录中的知识短文
课前的“提示”
课中的“注释”
课后的“思考、练习”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语文基础知识内容的分布形式有()。
第16题:
高中某教材必修(3)第二单元第二课课后写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选一首你体会最深的,写一篇鉴赏短文。”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个系统?()
第17题:
教学某版语文必修(3)第五课《杜甫诗三首》,以下关于该课教学的建议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第18题:
《谈生命》课后练习题是“反复朗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并试着背诵,说说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初中某教材第三单元第一课课文后写道:"研讨与练习一、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个系统?()
第20题:
在课堂结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活动,就自己对本文的理解与大家交流
要切实抓好朗读和背诵,诵读时要根据诗意读出感情色彩
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三首诗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晚年的心境
重点要学生掌握文言生字词,理解诗句的大意
第21题:
韩愈的《马说》
韩愈的《师说》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贾谊的《过秦论》
第22题:
关汉卿的《望江亭》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致远的《汉宫秋》
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第23题:
作业系统
知识系统
范文系统
助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