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臧克家
B.老舍
C.胡风
D.田间
第2题:
第3题:
老马识途,这一成语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带兵出征打仗,战争从春天打到冬天,凯旋时,军队误入地势险峻的山谷而找不到出路。有人建议说,老马认识道路,于是放出几匹老马,部队跟着走,果然找到了出山的道路。请问,这个建议是管仲提出。
第4题:
某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包身工》一课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讲述包身工的故事。以下对教师的这一做法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5题:
臧克家的诗歌《老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你认为"老马"象征了什么,结合时代特征谈谈你的个人感受。
第6题:
臧克家的《老马》一诗选自诗集()
第7题:
臧克家控诉帝国主义罪恶的诗篇是()
第8题:
这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设计
能够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捕捉文章信息的能力
这是初读课文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在阅读中尽快抓住报告文学的特点
意在鼓励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勇于表达自己,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指鹿为马
雪中送炭
迷途知返
老马识途
第12题:
郭沫若
殷夫
臧克家
胡适
第13题:
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控制结构”这节课时,某教师撰写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并理解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
掌握循环语句的用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要求,重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可评价,行为动词使用恰当。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说明突破难点的措施。
第14题:
第15题:
臧克家的诗歌《老马》在艺术上用了()手法。
第16题:
老马识途,这一成语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带兵出征打仗,战争从春天打到冬天,凯旋时,军队误入地势险峻的山谷而找不到出路。有人建议说,老马认识道路,于是放出几匹老马,部队跟着走,果然找到了出山的道路。请问,这个建议是谁提出的?()
第17题:
“问题是,我们上了年纪的人,虽然可以比作是老马,但老马也不一定识途啊!”属于成语活用的方法中的哪一种()。
第18题:
以《老马》为例,简要说明臧克家诗歌善于锤炼诗句的特色。
第19题:
臧克家前期抒情诗的主要收获,除《烙印》外还有()等。
第20题:
对比
类比
象征
联想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管仲
孙武
孙膑
吴起
第23题:
小贝对老马享有物权请求权
老马对小贝享有物权请求权
老马对小贝享有债权请求权
如小贝拒绝赔偿,老马可对足球行使留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