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q8h滴注30min
2.0q8h滴注30min
1.0q8h滴注3h
2.0q8h滴注3h
第1题: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规定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B.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C.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D.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E.医生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应充分考虑致病菌及抗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第2题: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只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即可
D、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E、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第3题:
根据PK/PD理论,抗菌药物体内杀菌活性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其代表品种和PK/PD评价参数分别是什么。
第4题:
A.根据耐药菌MIC值选用抗菌药物
B.小剂量和短疗程
C.应用PK/PD指导合理用药
D.早期联合治疗
第5题:
以下所列的指征中,“应用治疗剂量高限的抗菌药物”不正确的是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是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及抗菌药物特点。
第6题:
治疗剂量范围高限用于重症感染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
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A、剂量
B、途径
C、时间
D、疗程
E、联合应用
第7题: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时应注意
A、对一切感染症都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
B、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考虑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C、各种抗菌药物的应用能够完全预防医院感染
D、抗菌药物可用作消毒剂,对皮肤伤口消毒
E、应用抗菌药物可治愈所有发热患者
第8题:
第9题: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
第10题: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疗程?
第11题:
第12题:
口服不吸收药物可以用于胃肠感染的治疗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应根据PK/PD特点,等时分次给药
所有广谱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都有抗菌作用
治疗哺乳期妇女感染,应考虑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影响
碳氢酶烯除MRSA、肠球菌不敏感外,对所有细菌感染均有效
第13题:
根据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的是
A、血清肌酐法
B、稳态一点法
C、Bayesian反馈法
D、重复一点法预测维持剂量
E、PK/PD参数法指导抗菌药物使用
第14题:
A病原菌
B感染部位
C感染严重程度
D患者的体温
E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
第1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口服不吸收药物可以用于胃肠外感染的治疗
B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应根据PK/PD 特点,等时分次给药
C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抗菌作用
D治疗哺乳期妇女感染,应考虑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影响
第16题:
下列感染疾病的病原体中,抗菌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主要针对的是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是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及抗菌药物特点。
第17题:
A、重症患者容易合并重症感染
B、早期及时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是关键
C、改善免疫功能和优化PK/PD对疗效没有明显改善
D、重症感染预后凶险
第18题: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是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效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的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以上都是
第19题:
第20题:
临床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以下因素制订,但不包括()。
第21题:
为患者制定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有()。
第22题: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效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以上都是
第23题:
1.0q8h滴注30min
2.0q8h滴注30min
1.0q8h滴注3h
2.0q8h滴注3h
第24题:
病原菌种类
患者感染部位
感染严重程度
抗菌药物特点
患者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