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巴蜀是东亚大陆文化和文明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第2题:
材料一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在兼容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的健康增长,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其中从全球视野看,文化的“包容性增长”应该允许多种文明共同繁荣进步,不能企图用一种文明铲除、取代另一种文明,也就是不能搞“文明的冲突”。 材料二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有:藏戏、青海热贡艺术、《格萨尔》史诗、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侗族大歌、朝鲜族农乐舞、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中国公布的第二批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占48.6%。 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何在,以及在全球化条件下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包容中发展。
第3题: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主要特征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为知名品牌。从手机和数码领域起步,今天,文学、出版、电影、电视、舞台、娱乐、服装、表演、选秀、网络……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这一文化现象已经无处不在。下列对“这一文化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第4题:
有人说:“中华文化是在台湾人的骨子里,流在血液里,喝在水里,是DNA。能改变吗?不能。”这说明()
第5题:
产品本身的文化性就是产品本身所具有的()
第6题:
文化,文就是文明,化是融化在血液里,体现在行动中。
第7题:
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
第8题:
文化的“文”,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因为花纹总是画在载体上的,所以,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
第9题:
文化就是文明
文化包括文明
文明包括文化
文化与文明不相关
第10题:
文化内涵
文化品味
文化价值
文化外延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生态文明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其基本内涵就是尊重和保护自然。
第14题:
文就是文明,化是融化在血液里,体现在行动中——这就是文化的内涵。
第15题: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第16题:
清官这一文化现象,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最重要的就是()。
第17题:
日军认为,在机动防御中,作战行动的主体是防御行动(主体是攻击行动),其本质就是防御。
第18题:
对文化与文明关系的理解,正确的观念是()
第19题:
城市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城市市民的行为和意识上,而且体现在城市众人所创造的()文明、()文明和()文明上,这 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各个城市不同的文化氛围、风度和特有气质。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