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力学
社会静力学
社会进化论
社会发展论
第1题:
政府是社会的稳定机制,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管理者。()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孔德的社会变迁理论主要观点是什么?
第4题:
孔德和斯宾塞都与实证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前提,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第5题:
孔德关于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理论是()
第6题:
孔德提出的社会动力学观点是研究社会秩序的,社会静力学观点是研究社会进步与变迁的。
第7题:
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第8题:
孔德的社会改造理论是什么?
第9题:
()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两种重要手段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增强社会联系并形成稳定社会秩序
B.助长个人主义,危害社会团结
C.增强社会复杂程度
D.引发社会冲突甚至革命
第14题:
孔德对社会历史规律和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论述。
孔德(1798—1857)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创始人。认为实证哲学的首要特征在于,它认为一切现象都服从于恒定不变的自然规律„„我们任务就是致力于精确地发现这些规律„„
他倡导的实证哲学所要探求的“自然规律”就是把观察到的现象“按相继和相似的自然关系”加以联系,从而归纳出来的共同“恒定趋势”。孔德的实证哲学除了有一套方法论外,也包含着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就是认为我们所观察到得现象本身并不存在因果必然性的规律,因而人们也根本不能去认识那种规律,只能凭观察结果去归纳出现象之间的“相继和相似的自然关系”的“恒定趋势”。这种本体论和认识论进一步推演,就会导致唯心论。他认为,把实证主义方法运用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和比较三种方法。
他把人类进化的历史主要归结为心智进步的历史,提出“三阶段”的进化规律:第一阶段为神学阶段,第二阶段为形而上学阶段,第三阶段为实证阶段。
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实证逻辑体系》等。
第15题:
孔德提出的理论是什么?
第16题:
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理论(孔德)
第17题:
孔德创立的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是他的实证论哲学观
第18题:
孔德的中心问题——社会秩序,与涂尔干的中心问题——社会团结,在精神上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第19题:
关于孔德对社会学发展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迪尔凯姆是孔德和斯宾塞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有机理论的批判继承者。
第21题:
社会动力学
社会静力学
社会进化论
社会发展论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