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给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之《三峡》篇标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诉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2题:
第3题:
自非亭午夜分,()。
第4题:
自非亭午夜分,略无阙处。“亭午”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5题:
“乃以袵席及荐阙其中,而听其自下焉”(《医案六则》)的“阙”义为()
第6题:
诵读要注意节奏,下面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7题:
下列文句,运用修辞中的并提手法的是()
第8题:
眼过上斜,描画下眼线()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眼过上斜,描画上眼线()。
A.内眼角处略细外眼角处略细
B.内眼角处略粗外眼角处略粗
C.内眼角处略粗外眼角处略细
D.内眼角处略细外眼角处略粗
第14题:
《巫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运用了“并提”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自非亭午(正午)不见曦(太阳),自非夜分(半夜)不见月”。
第15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略无阙处。
第16题:
翻译: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17题:
自非亭午夜分,略无阙处
第18题: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第19题: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第20题:
第21题: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2题:
通
漏
置
空缺
第23题:
第24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
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
饮食则温淳甘脆,脭脓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