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天人之分
天行有常
存天理、灭人欲
第1题: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出自荀子哪篇文章?后一句名言是什么?
第2题:
荀子的学生李斯最有名的一篇文章载入史册,这篇文章也载入大学、高中专语文书中,请问: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
第3题:
史学家精研荀子的三十二篇著作后,发现有两篇文章不是出自荀子之手笔,你读《荀子》后认为是哪两篇?
第4题:
()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题。
第5题: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
第6题: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荀子·天论》),句中“恶”的读音和意义各是什么?它另外有何音何义?
第7题:
韩非子
荀子
公孙龙
叶公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哀公”、“尧问”这两篇文章不是出自荀子笔下,那么是谁写出这样两篇文章却加在荀子名下的?
第14题:
荀子的学生是张苍,张苍的学生是贾谊。史称贾谊是荀子的再传弟子。请简述贾谊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地位?他有一篇事关国家存亡的论文,载入大学语文,这篇文章题目叫什么?并简要阐明其关键论点。
第15题:
《天论》是荀子阐述其宇宙观的重要论文,在这篇文章中,荀子提出了什么杰出命题()
第16题:
荀子《天论》(节录)一文,提出了“()”的著名论断。
第17题:
在《荀子·天论》“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句子中,“与”的词性是(),它的语法作用或意义是()。
第18题:
荀子在《天论》中提出的著名观点是()。
第19题: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第20题:
第21题:
天人合一
天人之分
天行有常
存天理、灭人欲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