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选项中,准确表达“甲和乙不可能都参加考试”含义的是(35)。
A.甲和乙都有可能参加考试
B.甲和乙都没有参加考试
C.甲和乙都不可能参加考试
D.甲和乙中至少有一人不参加考试
第2题:
刑警队需要充实缉毒组的力量,到底由谁来参加,已商定以下意见:(1)如果甲参加,则乙也参加;(2)如果丙不参加,则丁参加;(3)如果甲不参加或丙参加,则队长戊参加;(4)队长戊和副队长己不能都参加;(5)上级决定副队长己参加。根据以上规定,下列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
A.甲、丁、己参加
B.丙、丁、己参加
C.甲、乙、己参加
D.甲、乙、丁、己参加
根据(5)可知,己参加;那么根据(4),戊肯定不能参加;再对照(3),可得甲参加并且丙不参加;根据(1)可得,乙参加;根据(2)可得,丁参加。所以答案为D。
第3题:
:二、演绎推理:共10题,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 某厂有五种产品:甲、乙、丙、丁、戊。它们的年销售额之间的关系为:丙没有丁高,甲没有乙高,戊高于丁,而乙不如丙高。 请问,哪种产品的年销售额最高? A.甲 B.乙 C.丁 D.戊 [解答] 从所给条件可以知道:戊>丁>丙>乙>甲。因此,正确答案为D。 请开始答题: 刑警队需要充实缉毒组的力量,关于队中有哪些人来参加该组,已商定有以下意见:(1)如果甲参加,则乙也参加;(2)如果丙不参加,则丁参加;(3)如果甲不参加而丙参加,则队长戊参加;(4)队长戊和副队长己不能都参加;(5)上级决定副队长己参加。根据以上意见,下列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A.甲、丁、己参加 B.丙、丁、己参加
C.甲、丁、己参加 D.甲、乙、丁、己参加
由条件(1)可知有甲必有乙,故排除A、C;由条件(3)可知有丙必有戊,而B中有丙而没有戊,所以不选。只有D项符合题意。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已知:(1)若甲和乙都参加自学考试,则丙不参加自学考试。(2)只有乙参加自学考试,丁才会参加自学考试。(3)甲和丙都参加了自学考试。问:乙和丁是否参加了自学考试?请写出推导过程。
第7题:
“参加自学考试的不都是干部”与“参加自学考试的没有一个是干部”这两个命题间的关系是().
第8题:
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第9题:
已知:(1)若甲和乙都参加比赛,则丙不能参加比赛。(2)只有乙参加比赛,丁才参加比赛。(3)甲和丙都参加了比赛。若以上判断都是真的,可否定乙和丁是否参加了比赛?写出推理过程。
第10题:
共有110人参加A、B、C三科考试,每人至少参加一科。已知参加A考试的有52人.只参加A考试的有16人;参加8考试的有63人,只参加B考试的有21人;参加C考试的有61人,只参加C考试的有15人。那么三科考试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第11题:
不同真,可同假
不同真,不同假
不同假,可同真
可同真,可同假
第12题:
甲、乙、丙三人都成立代替考试罪
乙组织甲给丙替考,应以组织考试作弊罪论处
甲成立代替考试罪,丙不成立犯罪
乙教唆甲代替丙考试,属于代替考试罪的教唆犯
第13题:
在学生会主席的竞选中,五个人是否参加竞选有如下规律:
(1)若甲参加竞选,则乙也要参加竞选;
(2)只有甲不参加竞选,丙才不参加竞选;
(3)要么丙不参加竞选,要么乙和戊中有人不参加竞选;
(4)除非丙不参加竞选,否则丁参加竞选.
若乙不参加竞选.则以下哪项合乎上述规律?( )
A.甲、丙、丁同时参加竞选
B.丙不参加竞选,丁、戊同时参加竞选
C.甲不参加竞选,丙丁都参加竞选
D.甲、丁都参加竞选,戊不参加竞选
第14题:
AFP/CFP继续教育不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来达到( )
A.参加培训课程
B.自学
C.自学并通过考试
D.其他专业组织的继续教育程序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已完成义务教育或者年龄在()以上的罪犯,有条件的可以开展高中()教育,鼓励罪犯参加电大、函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或者其他类型的学习,并为他们参加学习和考试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18题:
在中国提高在职教师的方法不包括()
第19题:
罪犯可以参加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看守所可以为罪犯学习和考试提供方便。
第20题:
我国自()年以来,一直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参加考试的对象,不受学历、年龄限制。
第21题:
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