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2010年6月3日凌晨4时,我国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首枚气象火箭在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发射,并首次采用GPS技术获得了我国低纬度地区20至60公里高度的高精度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压力和风场的探测参数。
A.“子午工程”
B.“东半球工程”
C.“西半球工程”
D.“空间工程”
第2题:
第3题:
请问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旁。
第4题:
中山大学南校区在解放前是哪个大学的校园?
第5题:
8月3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布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路线图。未来3年,我国将着力实施多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这些任务包括()。
第6题:
我国首个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重大基础科研项目“()”3月20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奠基,正式启动了其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第7题:
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的尚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第8题:
BT模式即(),在我国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国内许多城市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运作成功,有效地缓解了政府资金的压力,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9题:
引力波探测站
原引力波探测站
初引力波探测站
原初引力波探测站
第10题:
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
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第11题:
北京中关村
怀柔
深圳
上海
第12题:
2016年3月20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奠基的我国首个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重大基础科研项目是( )。
A.天琴计划
B.天眼计划
C.腾云计划
D.飞天计划
第13题:
第14题:
我国首个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重大基础科研项目“()”3月20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奠基,正式启动了其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第15题: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明确了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未来20年,要以()为目标,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加快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第16题:
2月24日,作为国家鲸豚繁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首个“()”在珠海横琴长隆海洋王国正式启用。
第17题:
中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一“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建议书近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其数据通信系统、科学应用系统、定标测试分系统等将建在()科学城。
第18题:
中国首个()将于2019年投入使用,这是我国第一个地面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也是北半球的第一个。
第19题:
日月计划
天琴计划
天空计划
明月计划
第20题:
天宇计划
太空计划
引力计划
天琴计划
第21题:
设计、采购、施工
采购、施工
建设、运营、转让
建设、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