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牺牲”为古今异义词,古义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东西”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指向东向西,今义指事物)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蔽”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指受蒙蔽,今义为蒙蔽)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烈士”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指有抱负的男子,今义指为了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故”的意义,下列选项中的释义不正确的是()。
第4题:
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主谓倒装句,以下不正确的是()。
第5题:
学习多篇文言文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古今异义”的现象。下列诗句中没有包含“古今异义”的是()。
第6题:
下面是一位学生整理的“古今异义词”笔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7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第8题:
教师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奠定基础
教师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让学生试着翻译,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师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符合新课标的规定
第9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庄暴见孟子》
《触龙说赵太后》
《荆轲刺秦王》
第10题:
教师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奠定基础
教师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让学生试着翻译,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师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符合新课标的规定
第11题: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过秦论》)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第12题: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牺牲”为古今异义词,古义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东西”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指向东向西,今义指事物)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蔽”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指受蒙蔽,今义为蒙蔽)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烈士”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指有抱负的男子,今义指为了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第13题:
第14题:
学习多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现象。下列诗句中没有包含“古今异义”的是()。
第15题: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常见单纯词,学生做了下列课堂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第16题:
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古今异义词”的用法,下面是一位学生整理的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常见单纯词,学生做了下列课堂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第18题:
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讲道,学习过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忠臣劝谏君主的文章,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总结,以下学生列出的作品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9题:
以精力自致者(曾巩《墨池记》)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苏洵《六国论》)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第20题:
四月秀萋,五月鸣蜩
敢问何谓也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美哉室
第21题:
奚惆怅而独悲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列坐其次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第22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第23题:
奚惆怅而独悲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列坐其次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第24题: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