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重视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存在于生活之中,实践性就是语文的其中一个显著特征
语文课程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
语文课程要特别重视人文性,实现人文性后再体现工具性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现代教育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将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
第6题:
语文课可以用外语进行教学。
第7题:
所谓“人文”,在语文课程论中的意义就是指语言的人文性。
第8题:
将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认定为“人文性”,主要是根据“语言”的人文性和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其教学内容。
第9题: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依据,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实施和评价的依据。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最高的语文素养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读书、积累和感悟,使学生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语文课程也应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12题:
写字教学
汉语拼音
学法指导
综合性学习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1949年课程名称定名为“语文”后,语文课程中必须包括听话说话教学,具有了系统的理论。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要()
第17题:
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
第18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基本理念有以下看法,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第19题:
工具说的“思想性”推理是,“语文课是学语言”的,而“语言是工具”,所以“语文课有工具性”。
第20题:
背景材料: “如何根据段意对课文进行分段”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张老师在此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课文分段法”方面的资料,课上认真地详细地给同学们讲解每种分段法,并且根据所讲的每种分段法提供一篇结构完全一样的课文练习,同学们似乎很快就学会了,张老师和同学们都感觉不错。可是,在期末语文考试中,面对需要多种分段法参与的阅读理解题目,还是有不少的同学不知该如何进行分段,最后影响了整个语文科目的考试成绩,张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非常疑虑。 问题: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中所学的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对以上教学实例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21题:
阅读有关文本阅读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各种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纷纷呈现,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但仍存在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痕迹。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生命的光彩,迸发智慧的火花,我想只有用阅读这种感性的阳光充满语文课堂,把语文阅读贯穿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高中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力,并且最终成为学生的乐园。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22题:
第23题: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重视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存在于生活之中,实践性就是语文的其中一个显著特征
语文课程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
语文课程要特别重视人文性,实现人文性后再体现工具性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