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编辑
资料的表格化
资料的分析与解释
第1题:
第2题: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中的量化资料是指()
A运用观察的方法获得的可进一步统计分析的资料
B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得的可进一步统计分析的资料
C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获得的可进一步统计分析的资料
D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获得的可进一步统计分析的资料
第3题:
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时可以使用()。
第4题:
实地调查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对收集到的、与调查课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和情报资料等,进行分析、研究获得调查成果的一种调查方法。
第5题:
在识记一些无意义的材料时,人为地赋予其意义并加以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提高记忆的效果,这种做法被称为()
第6题:
归因是指个体通过组织和解释其感知的印象从而对他们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的过程。()
第7题:
统计分析法,是把过去一定时期内实际施工中的()统计资料,与当前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定额的方法。
第8题:
把过去一定时期内施工中的同类工程的实际工时消耗的统计资料,与当前生产的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定额的方法叫做()。
第9题:
文件是一个被赋予名称并()在磁盘上信息的集合,它是最小的信息组织单位。
第10题:
投射法
统计分析法
测验法
迹象分析法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采用结构性访谈的方法取得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研究方式是()
第15题:
通过对照某些标准来判断观测结果,并赋予这种结果以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称为()。
第16题:
内容分析的程序包括()。
第17题:
把过去施工生产中的同类工程或同类产品的工时消耗的统计资料,与当前生产技术和施工组织条件的变化因素结合起来,求出人工定额水平的方法是()。
第18题:
简述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
第19题:
统计分析法,是把过去一定时期内实际施工中的()的统计资料,与当前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定额的方法。
第20题:
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把收集到的资料与一存在的信息组合起来,并赋予他们意义的做法被称为( )。
第21题:
比较类推法
专家估计法
写实记录法
统计分析法
第22题:
第23题:
审核与复查
转换与录入
数据的清理
统计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