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
苯并(α)芘
杂环胺
伏马菌素
第1题:
食品放入制作粗造的小玩具、卡通画,很容易造成食品污染。(判断)
第2题:
加工制作食品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食品受到交叉污染?
第3题:
《食品安全法》规定实施临时控制措施的包括()
第4题:
加热时,由于加热不良可能使原料造成()、过烧、脱碳等缺陷。
第5题:
食品加工过程中会使用一些清洁剂、润滑油、燃料和杀虫剂,可能会造成食品的污染。
第6题:
蝇、蛆,旋毛虫等造成污染,属于昆虫造成的食品污染。
第7题:
使用陶瓷容器盛装食物,也可能会造成食品污染。
第8题:
制作烧卤制品时可用的食品添加剂是()。
第9题:
食品中有害金属的污染主要是指镉、铅、()、砷对食品造成的污染
第10题:
食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的污染物
开采、冶炼、生产、应用和意外事故造成食品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食品中的杂物
放射性污染
第11题:
第12题:
铅
苯并(α)芘
杂环胺
伏马菌素
第13题:
第14题:
交叉污染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通常是指()
第15题:
烧烤肉串制作时可能造成以下()食品污染。
第16题:
为避免事故的扩散和蔓延,政府监管部门在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包括()
第17题:
使用陶瓷容器盛装食物,也可能造成食品污染。
第18题:
使用陶瓷容器盛装食物,也可能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第19题:
制作烧卤制品时可用的食品添加剂是()。
第20题:
食品在种植、养殖时,大量使用农药,所造成的污染属化学污染。
第21题:
理化性质不稳定的容器和包装材料,易使食品受到污染
碱性食品容易溶解金属、搪瓷和陶瓷等容器中的铅、镉等有害金属,从而造成污染
温度越低,污染的可能性越大
食品接触容器和包装材料的时间越长,污染的可能性越大
不完整或受损的容器易造成食品污染
第22题:
细菌污染
真菌污染
罐内容物结冰
罐内壁腐蚀
加热温度过高
第23题:
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或用具
发生食物中毒的场所
未造成污染的食品
银行账户
已造成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第24题:
食品从业人员带菌,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生、熟食品及加工用具、容器未严格分开,造成熟食污染
屠宰过程中造成的肉类食品污染
餐具未严格消毒造成的食品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