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剥我身上帛”以下四句是以谁的口吻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2题:
甲提供资金,乙组织丙和丁以乡村教师戊为原型创作小说《小河弯弯》。在创作中丙写提纲,丁写初稿,丙修改,乙提供了一些咨询意见。该小说《小河弯弯》的作者是谁?为什么?
第3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写到了保尔身上的哪些缺点或毛病?请尽可能列举出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第4题:
小说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匣子”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第5题: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与原文不符的一项()。
第6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主人公保尔被视为精神楷模。请结合保尔的经历,举一例谈谈保尔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第7题:
《风波》这篇小说写的是一场什么风波?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场风波?
第8题:
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
第9题:
赵树理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表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为什么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所谓“两条道路”是什么意思?作品是如何表现“两条道路”的斗争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8分)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回到队伍中去,他把写的小说寄往柯托夫斯基师征求意见,但(),他不气馁,重新开始创作,小说最终获得了成功。
第15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第16题:
《社戏》的题目是“社戏”,可是文章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不仅没有写出戏究竟好在哪里,相反倒写了不少对戏不满的内容,而对看戏前后的事却作了大量的精心描绘。请概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第17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以保尔的成长经历来组织情节,请简单勾勒小说的情节线索。
第18题: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八章中,骑兵第一集团为什么坚持让保尔留下来?()
第19题: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样一位英雄形象,对我国青年读者影响很大。
第20题:
( )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莫须有先生传》
《河上柳》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