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青少年服务
教育性青少年服务
治疗性青少年服务
保护性青少年服务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小亮14岁,父亲酗酒后经常对他大打出手,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被送往医院医治,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来看,社会工作者要进行()。
第5题:
小飞14岁,父亲酗酒后经常对他大打出手,最严重时被送往医院救治。从青少年社工的主要内容看,社工要进行()
第6题:
张羽今年15岁,其父亲去年下岗失业在家,为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整日在家酗酒,而每次酗酒后都会对他拳脚相加,张羽有好几次因为受伤过重被送往医院救治。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来看,社会工作者要进行()。
第7题:
发展性
成长性
预防性
矫正性
第8题:
治疗性青少年服务
保护性青少年服务
发展性青少年服务
教育性青少年服务
第9题:
以人为本
公正对待每一个青少年
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第10题:
支持
直接影响
认知重塑
探索--描述--宣泄
第11题:
接纳
尊重
个别化
自决权
第12题:
支持
直接影响
认知重塑
探索——描述——宣泄
第13题:
陈洪林是一名初三学生,父母离异,他和父亲一起生活,母亲没来看过他。陈洪林性格比较内向,很少说话,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对现在所受的教育非常不满,以至于厌恶上学,最后甚至退学。退学后,他整天待在家里,不和父亲说话。医生认为他患有抑郁症。陈洪林的父亲很担心儿子,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分析案主陈洪林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2.针对案主陈洪林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1.上述案例中,案主陈洪林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陈洪林本身性格内向,很少说话。②陈洪林的父母离异,他和父亲一起生活,但平时与父亲交流很少,母亲也从来没来看过他,导致他得不到健全的父爱母爱,缺乏家庭关爱,变得孤僻、抑郁。③陈洪林患上厌恶学校症可能与其感受到的学习压力有关。学校和社会对学生考试成绩过于重视,让学生感觉压力很大。案例中,尽管陈洪林学习成绩很好,但由于他感受到学习压力很大,或者是他在学校感受不到乐趣,从而产生厌恶现在的教育的情绪,进而退学。
2.针对案主陈洪林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为:
(1)对于抑郁症
①对陈洪林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建议他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发泄;②与陈洪林的父亲面谈,建议他多给予儿子关怀和爱,多与儿子交流,帮助儿子释放心理压力;③联系陈洪林的母亲,争取他能定时看望孩子,多鼓励儿子,帮助儿子重建自信;④建议陈洪林尽量多参加各种活动,多和同学交往,多与社会和外界接触。
(2)对于学校恐惧症
①学校老师与家长合作,双方积极鼓励陈洪林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其对学校产生兴趣,并加强与同学间的交流,进而逐步克服厌恶感;②建议陈洪林的母亲和老师都淡化对其学习的期望,多给予鼓励,逐步减少其心理压力;③鼓励陈洪林积极发展自己的爱好,鼓励他参加与其爱好有关的学校活动,逐步建立自信,重新融入学校生活。
第14题:
第15题:
小鹏的父亲因为工作繁忙经常拿他撒气,小鹏的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当务之急需要做的是()。
第16题:
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为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张女士抚养。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常便饭。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临下岗的威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作为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为小亮提供服务。 问题:1.结合案例说明儿童的需要有哪些?2.在上述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3.针对小亮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第17题:
小亮小时候很乖巧,上初中后,常常和父母顶嘴,还总说"我的事情我做主"。小亮的父母认为他越来越不听话,亲子关系日趋紧张,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根据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社会工作者介入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小亮()。
第18题:
李然今年15岁,父亲由于实施入室盗窃被拘押,而母亲没有固定工作,整天不说话。李然暂时由爷爷、奶奶照顾,但爷爷奶奶本来身体就不好。老师发现他最近课堂上经常走神,班主任求助学校社会工作者小范。作为学校社会工作者,小范要考虑从()方面入手。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让学校老师、同学给予小亮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改善亲子关系
运用社区资源,协助小亮家庭申请低保
改变小亮的不良行为
协助小亮父母复婚,改变家庭经济状况
第23题:
接受父母教育
健全自我意识
克服紧张情绪
增强自尊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