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包括()。
A、确定求解方案
B、巩固练习
C、总结评价
D、感知和理解问题
E、实施问题解答
第2题:
A.活动设计不完全以目标为中心,保持中等的结构化程度
B.活动设计自然渗透幼儿在数学活中可能获取的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
C.活动精心选择活动内容,淡化单一数学领域知识技能的教授
D.创设认知冲突,促进幼儿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
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答案:ABC
解析:主题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1、活动设计不完全以目标为中心,保持中等的结构化程度;2、活动设计自然渗透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可能获取的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3、精心选择活动内容,淡化单一数学领域知识技能的教授。创设认知冲突,促进幼儿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是活动区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故选ABC。
第3题:
数学的课程目标应从知识技能、()、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A.数学思考
B.数学概念
C.数学本质
D.数学能力
第4题:
第5题:
数学问题解决是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求解问题答案的心理过程或思考活动。
第6题: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
第7题:
能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现实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是指数学的()
第8题: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第9题:
求解问题中的计算思维,要求问题求解的首要工作是()。
第10题: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拓宽学生数学视野,增长才干
渗透数学思考方法,培养思维品质
第11题:
数学知识与情感态度
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数学的能力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与技能、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
第12题:
第13题:
()是数学问题解决的第一步。
A、总结评价
B、确定求解方案
C、实施问题解答
D、感知、理解问题
第14题:
A.能熟练地计算
B.能进行逻辑推理
C.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D.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发散思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角度和途径去思考问题,探求答案,进而产生大量的不同想法,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唯一最佳途径的思考方法。
第18题: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功能主要有()。
第19题:
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考评的内容,以下概括较为合理的是()
第20题: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21题:
计算能力
数学素养
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
第22题:
把实际的运用问题转换为思维问题
把实际的运用问题转换为物理问题
把实际的运用问题转换为自动化问题
把实际的运用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
第23题:
弄清问题
回顾评价
寻求解法
研究探讨
进行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