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厂家的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批件
生产厂家的卫生许可证、备案证
生产厂家的卫生许可证、安全评价报告
生产厂家的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
第1题:
医疗机构从无许可证企业购进药品,应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并处违法购进药品
第2题:
适用于非溶出性硬质表面抗(抑)菌产品鉴定试验的方法是()
A.振荡烧瓶试验
B.奎因试验
C.滞留抑菌试验
D.浸渍试验
E.抑菌环试验
第3题:
下列抗(抑)菌试验方法中,适用于溶出性抗(抑)菌产品的鉴定的试验方法是()
A.抑菌环试验
B.振荡烧瓶试验
C.奎因试验
D.MIC试验(琼脂稀释法)
E.以上全不是
第4题:
下列抗(抑)菌试验方法中,适用于溶出性抗(抑)菌产品的鉴定的试验方法是()
第5题:
抗(抑)菌剂产品禁止标注用于人体()等特定部位。
第6题:
苏子降气丸具有祛痰、平喘、解痉、抗溃疡、抑菌、抗过敏等药理作用( )
第7题:
皮肤粘膜消毒剂(用于洗手的皮肤消毒剂除外)、皮肤粘膜抗(抑)菌制剂(用于洗手的抗(抑)菌制剂除外)等产品()应在30万级空气洁净度以上净化车间进行。
第8题:
医疗机构购进的妇科使用的抗抑菌应索取等有效证件。()
第9题:
≥50%~90%
≥90%
≥99%
≥99.9%
100%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应当按照规定由专门部门统一采购
医疗机构购进药品时应当索取、留存供货单位的合法票据,并建立购进记录
医疗机构其他科室和医务人员自行采购药品的,药品监管部门给予处罚
医疗机构其他科室和医务人员自行采购药品的,确认为假劣药品的,按照销售假劣药品予以处罚
医疗机构从无《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进药品的,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
第12题:
应标注产品主要原料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含植物成分的抗(抑)菌剂,还应标注主要植物拉丁文名称
对指示菌的杀灭率大于等于90%的,可标注“有杀菌作用”
对指示菌的抑菌率达到50%或抑菌环直径大于7mm的,可标注“有抑菌作用”;抑菌率大于等于90%的,可标注“有较强抑菌作用”
用于阴部黏膜的抗(抑)菌产品应当标注“可用于性生活中对性病的预防”
第13题:
皮肤粘膜消毒剂(用于洗手的皮肤消毒剂除外)、皮肤粘膜抗(抑)菌制剂(用于洗手的抗(抑)菌制剂除外)等产品( )应在30万级空气洁净度以上净化车间进行。
A.配料
B.混料
C.分装
D.外包装
第14题:
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判定为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时,其抑菌率应为()
A.≥50%~90%
B.≥90%
C.≥99%
D.≥99.9%
E.100%
第15题:
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判定为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时,其抑菌率应为()
第16题:
医疗机构购进药品时索取留存的供货单位合法票据,保存期不得少于()
第17题:
适用于非溶出性硬质表面抗(抑)菌产品鉴定试验的方法是()
第18题:
医疗机构购进药品时应当索取、留存供货单位的合法票据,票据保存期不得少于()
第19题:
消毒剂、抗(抑)菌剂应标注主要()及()。
第20题:
医疗机构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下列有效证件()
第21题:
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说明书复印件
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应当加盖原件持有者的印章
销售者的合法身份
第22题:
滞留抑菌试验
浸渍试验
奎因试验
振荡烧瓶试验
抑菌环试验
第23题:
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原持有者印章)
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加盖原持有者印章)
抗(抑)菌制剂的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产品检验合格证E、销售者的合法身份
第24题:
抑菌环试验
振荡烧瓶试验
奎因试验
MIC试验(琼脂稀释法)
以上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