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服务攻击
口令攻击
IE浏览器的漏洞
U盘工具
第1题:
A.主动攻击
B.网站攻击
C.渗透攻击
D.跨站攻击
第2题:
teardrop攻击是利用在TCP/IP堆栈中实现信任IP碎片中的包的标题头所包含的信息来实现自己的攻击。
第3题:
跨站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网站程序对用户输入过滤不足,输入可以显示在页面上对其他用户造成影响的恶意代码。
第4题:
网页病毒(又称网页恶意代码)是利用网页来进行破坏的病毒,它是使用一些SCRIPT语言编写的恶意代码。攻击者通常利用()植入网页病毒。
第5题:
不属于黑客被动攻击的是()。
第6题:
基于网络低层协议、利用协议或操作系统实现时的漏洞来达到攻击目的,这种攻击方式称为()
第7题:
关于网页中的恶意代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
常见Web攻击方法,不包括?()
第9题:
口令攻击
U盘工具
IE浏览器的漏洞
拒绝服务攻击
第10题:
拒绝服务攻击
口令攻击
平台漏洞
U盘工具
第11题:
木马植入
病毒攻击
侵入漏洞
限制管理员权限
第12题:
主动攻击
网站攻击
渗透攻击
跨站攻击
第13题:
A.拒绝服务攻击
B.口令攻击
C.平台漏洞
D.U盘工具
第14题:
简单介绍可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有效地控制攻击事件和恶意代码?
第15题:
服务器安全,是指在Web应用中服务器的安全,攻击者可以利用网站操作系统和Web服务程序的漏洞越权操作,非法窃取数据及植入恶意代码,使得网站访问用户蒙受损失。
第16题:
网页恶意代码通常利用()来实现植入并进行攻击。
第17题:
()不属于常见的网页篡改技术。
第18题:
被黑客攻击的表现形式有三种分别是:运行恶意软件、浏览恶意代码网页、打开病毒附件。
第19题:
攻击者通常利用nslookup来查询BIND服务器版本。()
第20题:
基于网络低层协议,利用协议或操作系统实现时的漏洞来达到攻击目的,这种攻击方式称为拒绝服务攻击。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U盘工具
IE浏览器的漏洞
口令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
第23题:
利用服务器配置漏洞
恶意代码上传下载
构造恶意输入(SQL注入攻击、命令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
业务测试
第24题:
缓冲区溢出
运行恶意软件
浏览恶意代码网页
打开病毒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