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Excel中,设A1单元格的值为10,A2单元格中的值为20,在A3单元格中输入"A2-A1”,则A3单元格中的值为(53)。
A.10
B.-10
C.A2-A1
D.######
第2题:
工作表A1单元格的内容为a;A2单元格中的内容为1;若A3单元格中的公式为=A1+A2,则其值为()。
A.a+1
B.a
C.1
D.#VALUE!
第3题:
在Excel中,A1单元格中的内容为数字2,A2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字4,A3单元格的内容为公式“=A1*A2”。现将A3单元格的内容复制至A4单元格,则A4单元格的显示结果为( )。
A.32
B.=A2*A3
C.8
D.=A1*A2
第4题:
●在Excel中,设A1单元格的值为23,A2单元格中的值为36,在A3单元格中输入A1-A2,则A3单元格中的值为(3);在A3单元格输入公式“=TEXT(A2, "¥0.00")”,则A3单元格的值为(4)。
(3)A.-13
B.13
C.######
D.A1-A2
(4)A.¥36
B.¥36.00
C.36.00
D.#VALUE
第5题:
第6题:
单元格A2中有数据为1,现在单元格A3中输入“=50/A2”后按回车键,则A3内将显示50,如果将A2单元格中的内容删除,则A3单元格中将显示()
第7题:
若A1单元格中的字符串是,“暨南大学”,A2单元格的字符串是“计算机系”,希望在A3单元格中显示“暨南大学计算机系招生情况表”,则应在A3单元格中键入公式为()。
第8题:
在Excel中,若A1单元格中的字串是:“计算机”,A2单元格的字串是“学院”,现希望在A3单元格中显示“计算机学院学生名册”,则应在A3单元格中键入公式()。
第9题:
在Excel2010的工作表中,已知A1单元格的数值为2,A2单元格的数值为6,选中A1:A2,向下拖动填充柄至A3单元格后,A3单元格中显示:()
第10题:
Sheet1中A2单元格的数据相加,结果放在Sheet1中A3单元格中
Sheet1中A2单元格的数据相加,结果放在Sheet2中A3单元格中
Sheet1中A2单元格的数据相加,结果放在Sheet1中A2单元格中
Sheet1中A2单元格的数据相加,结果放在Sheet2中A2单元格中
第11题:
a+1
a
1
#VALUE!
第12题:
第13题:
在Excel中,设A1单元格的值为23,A2单元格的值为36,若在A3单元格中输入Al—A2,则A3单元格中的内容为___(3)___;若在A3单元格输入公式“=TEXT(A2,”¥0.00”)”,则A3单元格的值为____(4)____。
试题分析:
函数TEXT的功能是根据指定格式将数值转换为文本,公式“=TEXT(A1,"¥0.00")”转换的结果为¥36.00。
第14题:
在Excel中,A1、A2、A3、A4单元格类型均为数值型,A1、A2、A3、A4单元格内容分别为36、74、64、82,如果在A5单元格输入=AVERAGE(A1:A4),然后回车,则A5单元格显示的内容是(60)。
A.=AVERAGE(K2:K5)
B.4
C.256
D.64
第15题:
A E
B F
C G
D A3
第16题:
在Excel中,若已分别向Al、A2、A3单元格输人1、2、3,向cl、c2、c3单元格输入5、6、7,A4单元格输入公式“=SUM(A1:A3)”,并将A4单元格复制到c4单元格,则c4显示的值为( )。
第17题:
单元格A2中有数据为2,现在单元格A3中输入“=50/A2”后按回车键,则A3内将显示25,如果将A2单元格中的内容删除,则A3单元格中将显示()
第18题:
在Excel中,设A1单元格的值为10,A2单元格的值为20,在A3单元格中输入"A2-A1",则A3单元格中的值为()。
第19题:
在Excel2010中,在A1单元格中输入“5/2”按回车后,在A2单元格中输入“=A1+1”,则:()
第20题:
若A1单元格中的字串是“同济大学”A2单元格中的字串是“计算机系”,现希望A3单元格中显示“同济大学的计算机系”,则应在A3单元格中键入公式()。
第21题:
将工作表Sheet2中A1单元格的数据与Sheet1中A2单元格的数据相加,结果放在SheetZ的A3单元格中
将工作表Sheet2中A1单元格的数据与A2单元格的数据相加,结果放在SheetZ的A3单元格中
将工作表Sheet2中A1单元植的数据与A2单元格的数据相加,结果放在Sheetl的A3单元格中
将工作表Sheet2中A1单元格的数据与Sheetl中A2单元格的数据相加,结果放在Sheetl的A3单元格中
第22题:
=A1&A2&“招生情况表”
=A2&Al&“招生情况表”
=A1+A2+“招生情况表”
=A1–A2–“招生情况表”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