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
《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
《四部丛刊》
第1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期,其成就之辉煌可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相媲美。
第2题: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
第3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也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标志的是()
第4题:
新时期改革文学的渐进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第5题:
以下关于清代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6题:
()汇聚了先秦至清代乾隆年间以前中国最重要的传世典籍,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总结时期形成的最能体现传统文化概貌的巨著。
第7题:
通过儒家“仁学”思想的总结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向()转化。
第8题:
对不合时宜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不是对其进行批判,而是将其封存或改造
以和为贵、亲仁善邻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优秀传统伦理美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在当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强调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1911
1919
1949
1840
第11题:
第12题:
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读懂《论语》和《老子》
《论语》和《老子》对中国的政治产生了广泛和深远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原著是《论语》和《老子》
熟读《论语》和《老子》,就能为传播中国文化打好基础
第13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的文化。
第14题: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第15题:
今天的中国当代文化是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东方文化三元汇一、浑然一体的交融会通型文化。
第16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年以前的文化。
第18题:
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阶段,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期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第19题:
伦理纽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之一
重视道德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重利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平均大同
第20题: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学术主流是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结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学术主要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研究
清代学者认为明王朝的灭亡与学术界昌言的理学没有关系
在清末明初的时候,学术界出现了批评理学的思潮
第21题:
《永乐大典》
《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
《四部丛刊》
第22题:
原始社会以及夏商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期
秦朝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期
由秦朝到晚清的漫长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渐由成熟走向繁荣,又从繁荣走向衰微
第23题: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