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关于超声波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耳听到
B.是一种机械波
C.由机械振动引起
D.本质上与声波一样
E.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
第2题:
第3题:
找关键信息。声音最低值因另一声音的出现而提高。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A项中“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的结果却是“音量逐渐变小”,并未出现“另一声音”,不符合定义;B项:“老师得大声说话学生才能听见”是因为“教室吵闹”,说明老师声音的最低值因另一声音的出现而提高,符合定义;C项:人类无法听到蝙蝠等动物的声音是因为声波频率的问题,而没有涉及题干中说的“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发生改变”的情况,不符合定义;D项:安静的房间内只听到了闹钟的“滴答”声,没有另一种声音,因而不涉及题干中说的“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发生改变”的情况,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
第4题: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其声波作用于物体上的压力称为声压,人耳能听到的声压范围为()。
第5题:
声音来源于振动的物体,振动的物体就称之为().
第6题:
听觉是人耳对声音的(),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
第7题: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得(),发出的声音就();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
第8题:
超声波是人耳能听到的声波。
第9题:
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关于超声波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耳能听到
B.是一种机械波
C.由机械振动引起
D.本质上与声波一样
E.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对声音的产生条件描述错误的是()
第17题:
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的压强是()。
第18题:
下列几种海洋生物中,()不会发出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第19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人耳可听到的声音在一定的频率之间,超过()赫兹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赫兹的声波叫次声波。
第21题: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24题: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