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劳动成本的差别
相对劳动成本的差别
科技水平的差别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第1题:
A、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政治与经济的差别
第2题:
第3题:
比较成本学说认为:()
第4题:
比较优势产生的基础是()。
第5题:
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
第6题: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之间()
第7题:
比较优势理论中,决定两个国家能否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基础是()。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成本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具有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产品生产成本(价格)由要素比例和要素的稀缺程度决定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要素范围不仅包括劳力,还包括资本、土地等
第11题:
工农差别
工资差别
城乡差别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在相对技术差异论的理论模型中,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在于两国机会成本的差别。()
第14题:
第15题:
在比较贸易模型中,生产与贸易的模式是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及由此产生得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
第16题:
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第17题:
人类历史上,旧式劳动分工形成了三大差别,下列不属于此差别的是()。
第18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
第19题: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干部和群众的差别
工农差别
城乡差别
政治和经济的差别
第20题:
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第21题:
生产技术水平
劳动生产率优势
生产成本优势
资源配置或资源禀赋差别
第22题:
社会分工
私有制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别
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第23题:
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
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别
生产效率上的绝对差别
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