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的作品为《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短文三篇》,教授这一单元时,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教学行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说明目标控制式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
第4题:
请你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设计一则教学设计。
第5题:
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兴趣与要求,经常向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并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与决定,父母对孩子表现为冷静与爱护,这种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是()型的。
第6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中有一道课后练习题:“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7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课内学习计划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体。阅读的课文,以名家名篇为主,也有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课文分单元编排,单元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重点各有不同。对该“阅读鉴赏”部分的实施建议不恰当的是()。
第8题:
韩愈的《马说》
韩愈的《师说》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贾谊的《过秦论》
第9题:
为了应试争取复习时间,利用两周集中完成整本书“阅读鉴赏”部分的学习
在学习单元课文内容时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备教材、备课堂、备学生
根据该部分内容,认真完成全部课文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反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引导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第10题:
关汉卿的《望江亭》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致远的《汉宫秋》
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第11题:
9/4096
81/4096
225/4096
1350/4096
第12题:
让学生注意体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让学生注意语言描写
让学生注意细节描写
让学生分析李陵的人物形象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第三单元的选文包括《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写人记事散文,下列不适合的一项是()。
第16题:
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三单元的选文包括《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等,除此之外,教师还推荐并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古代议论性散文,下列古文中不合适的是()。
第17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3)中第三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老师在课前让同学们找出几篇相同题材的作品,下列选项中的作品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第18题:
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的选文包括《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戏剧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
第19题:
第20题:
体会作品描述的景象,进入审美境界
反复朗诵优美的段落,提高鉴赏能力
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构思,品味隽永的语言
感受作品情感,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第21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六国论》-苏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赤壁赋》-苏轼
第22题:
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胡适的《我的母亲》
鲁迅的《故乡》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23题:
由于这三篇作品题材相似,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沟通,去分析、评判这些问题
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