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民生支出压力过大,因此应减少民生支出。
第1题:
在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为5%,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3.5万亿元,自发支出为1.6万亿元,引致支出为1.9万亿元。如果利率下降为4%,引致支出不变,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3.7万亿元,自发支出为( )万亿元。
A.1.7
B.1.8
C.2.1
D.2.6
第2题:
市场经济国家通常用( )指标反映财政支出规模。
A.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C.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第3题:
第4题:
预算评审主要针对部门预算中的()预算。
第5题:
粤东西北大部分地区的民生支出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第6题:
简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第7题:
45度线表示了()之间的等量关系
第8题:
对一个经济来说,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第9题:
财政收入/国民收入
财政支出/国民收入
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财政支出/国民生产总值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3970.8
3920.9
4050.8
3702
第13题:
A.应当鼓励地方政府投资于竞争性领域
B.地方政府对当地医疗卫生负有管理责任,财政上由中央负担
C.财政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D.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已经可以满足民生要求
第14题:
衡量财政分配规模应采用的指标是( )。(第二章26页)
A.财政收入/国民收入
B.财政支出/国民收入
C.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D.财政支出/国民生产总值
第15题:
第16题:
在西方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中,当以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政府转移性支出通常被直接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部分而计入。
第17题:
教育经费的“两个提高”指()。
第18题:
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顺利发展的支出称为().
第19题:
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之以恒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完成民生支出()亿元。
第20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由“生产性财政”向“公共财政”转轨。某班同学就浙江省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问题开展讨论。同学甲认为政府可根据民生需求随意直接分配财政支出资金,以提高资金利用率;同学乙认为民生非常重要,政府的财政资金全部用于民生支出,才能有效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学丙认为只要政府大量加大民生支出,就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运用“国家财政”中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三位同学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
第21题:
项目支出
基本建设项目支出
基本支出
民生项目支出
第22题:
根据税收乘数的公式,税收减少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幅度肯定会等于增加相同税额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幅度
供给学派是在70年代西方世界陷入“滞胀”局面,而凯恩斯学派束手无策时产生的,他们强调加强对需求的管理,来消除“滞胀”
用c来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则MG=1/1-c,MG即为财政支出乘数,表示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可以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量是财政支出增加值的1/1-c倍
用c来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则MG=c/1-c,MG即为财政支出乘数,表示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可以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量是财政支出增加值的c/1-c倍
在原有的总支出C+I+G条件下,国民生产总值为800亿,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3/4,政府增加税收100亿,则总需求下降75亿元,使原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为500亿元。
第23题:
教育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社保与就业支出
环境保护支出